[發明專利]電導-催化發光雙通道氣體傳感器、檢測裝置及檢測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1374315.2 | 申請日: | 2017-12-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195826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9-04 |
| 發明(設計)人: | 孟凡利;常源隆;趙勇;胡海峰;張亞男 | 申請(專利權)人: | 東北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1N21/76 | 分類號: | G01N21/76 |
| 代理公司: | 大連東方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21212 | 代理人: | 王丹;李洪福 |
| 地址: | 110169 遼***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電導 催化 發光 雙通道 氣體 傳感器 檢測 裝置 方法 | ||
1.一種電導-催化發光雙通道氣體傳感器,其特征在于,具有:
敏感元件,其對氣體敏感并能夠在不同溫度下同時產生相對應的電導信號和發光信號;所述敏感元件至少具有基底;所述敏感元件還具有電極以及位于加熱層下表面的熱電偶;沉積于基底上的敏感層,所述敏感層包括納米敏感材料,所述納米敏感材料對氣體敏感并同時產生電導信號和發光信號;加熱層,所述加熱層用以改變基底以及敏感層的溫度。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導-催化發光雙通道氣體傳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納米敏感材料為兼具電導型氣敏特性以及催化發光型氣敏特性的材料,其包括但不限于金屬氧化物納米材料以及包含金屬氧化物納米材料的復合材料。
3.一種具有上述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導-催化發光雙通道氣體傳感器的檢測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具有:
對所述電導信號和發光信號進行檢測的信號檢測模塊。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檢測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檢測裝置還具有:
外圍設備,所述外圍設備具有殼體、基于熱電偶所反饋的信號對加熱層的溫度進行控制的溫度控制單元。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檢測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殼體為密閉遮光結構,所述密閉遮光結構僅具有供待測氣體進出的進/出氣口。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檢測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圍設備還具有輸送待測氣體進入殼體與納米敏感材料進行反應的氣泵。
7.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檢測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電導-催化發光雙通道氣體傳感器的數量依據檢測要求配置,若為多個,則按照陣列結構排布。
8.一種使用上述權利要求1-2任一項所述的電導-催化發光雙通道氣體傳感器檢測揮發性有機物成分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驟:
S1、在載氣中摻入待測氣體形成混合氣體后吹入密閉遮光空間中,使得混合氣體與電導-催化發光雙通道氣體傳感器的納米敏感材料進行反應,其中所述待測氣體為具有揮發性的有機物;
S2、采集所述納米敏感材料產生電導信號和發光信號;
S3、與預存的響應信號特征和模型特征庫比較,確認待測氣體的種類。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S3還包括通過改變基底以及敏感層的溫度,以檢測不同溫度下待測氣體的催化發光光譜來與預存的響應信號特征和模型特征庫比較,確認待測氣體的種類。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東北大學,未經東北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374315.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