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株盔狀畢赤酵母BY27菌株在水果采后病害防治中的應用有效
| 申請號: | 201711373886.4 | 申請日: | 2017-12-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937289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6-25 |
| 發明(設計)人: | 王友升;黃津津;王穎;任向峰;姚婷;李麗萍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工商大學 |
| 主分類號: | C12N1/16 | 分類號: | C12N1/16;A23B7/155;C12R1/84 |
| 代理公司: | 北京易捷勝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613 | 代理人: | 齊勝杰 |
| 地址: | 100048***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株盔狀畢赤 酵母 by27 菌株 水果 病害 防治 中的 應用 | ||
本發明公開了一株用于果蔬采后病害防治的抑菌譜廣、效果穩定的畢赤酵母Pichia galeiformis菌株BY27及其制備與使用方法。該菌株在中國微生物菌種保藏管理委員會普通微生物中心的保藏菌株編號為CGMCC No.14907。該畢赤酵母的使用方法:將菌株活化,用YPD發酵培養,離心,菌體用無菌水配成1×108細胞/mL的菌懸液;將蘋果、梨、葡萄、草莓、柑橘或圣女果等果蔬放入菌懸液中,浸泡30秒后取出,風干;放入保鮮盒中,常溫貯藏。該畢赤酵母菌株可同時控制蘋果青霉病、灰霉病和黑斑病,梨果實青霉病和灰霉病,葡萄灰霉病、曲霉病、黑斑病、鐮孢霉病和紅粉病,草莓灰霉病和曲霉病,柑橘青霉病,以及圣女果灰霉病和曲霉病,減少采后病害造成的損失,具有很好的應用前景。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水果采后病害生物防治領域,尤其涉及一株盔狀畢赤酵母BY27菌株在水果采后病害防治中的應用,該菌株對蘋果、梨、葡萄、草莓、柑桔、圣女果的主要采后病害均具有顯著的防治效果。
背景技術
雖然新鮮水果品質劣變受諸多因素的影響,但病害是最主要的原因。其中,真菌性病害引起的腐爛變質是果實采后損失中最嚴重的因素。雖然可以通過農業防治、物理防治、化學防治和生物防治等很多途徑進行防治水果采后病害,但目前的主要措施是化學防治(EckertOgawa,1985,1988)。然而,長期使用化學農藥不但導致病原菌產生耐藥性而降低殺菌效果(Prusky et al.,1985;Viňas et al.,1991;HolmesEckert,1999),而且頻繁地使用高濃度的化學藥劑也增加了果實上的農藥殘留量,嚴重威脅人們的健康,并造成環境污染(GullionKuijipers,1994)。因此,開發安全、高效、無毒、低抗性的果實采后病害控制新技術成為當前世界各國的研究重點(Falik et al.,1995;Tian et al.,2001;Kulakiotuet al.,2004),其中利用生物拮抗菌防治是目前被證明安全有效的新方法(WilsonWisniewski,1989;JanisiewiczKoersten,2002)。
迄今為止,國內外已經篩選出了許多對水果采后病原真菌具有明顯抑菌效果的細菌、酵母菌和小型絲狀真菌,其中利用拮抗酵母菌防治果實采后病害是當前已被證明的安全、高效的新技術,這主要由于大多數病原菌通過傷口入侵果實,而酵母菌主要通過與病原菌進行營養和空間競爭來防治病害,而且拮抗酵母菌能夠適應低溫、低氧、高二氧化碳等果實采后貯藏條件(王友升,2012)。
然而,雖然目前國內外報道的拮抗酵母菌有近百種,但大多數拮抗酵母菌的生防效果僅在少數果實上得到驗證。而由于同一酵母菌的不同菌株之間的生防效果有很大差異(Filonowet al.,1996),因此,大多數拮抗酵母菌的缺乏抑菌譜廣、效果穩定的菌株。
發明內容
針對上述技術難題,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株盔狀畢赤酵母(Pichiagaleiformis)BY27菌株在水果采后病害防治中的應用,所述BY27菌株已在中國微生物菌種保藏管理委員會普通微生物中心提交保藏,保藏菌株編號為CGMCC No.14907;將所述BY27菌株活化,用YPD液體培養基發酵培養,離心得到菌體,將菌體用無菌水配制成濃度為1×108個/mL的菌懸液;將水果放入菌懸液中,浸泡30秒后取出,風干;放入保鮮盒中,密封后,放入常溫貯藏。
優選地,所述水果為蘋果、梨、葡萄、草莓、柑橘和圣女果。
優選地,將菌株從-80℃冰箱取出,用YPDA培養基活化,挑取單菌落至YPD液體培養基里,于26℃、200r/min條件下培養24h,4000rpm離心5min收集菌體,用無菌水洗3遍。
優選地,所述YPDA培養基是:酵母浸粉10g,蛋白胨20g,葡萄糖20g,瓊脂18g,去離子水1000ml,自然pH,121℃滅菌30min。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工商大學,未經北京工商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373886.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