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α相氮化硅粉體的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1372158.1 | 申請日: | 2017-12-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954723B | 公開(公告)日: | 2020-11-10 |
| 發明(設計)人: | 謝志鵬;胡尊蘭 | 申請(專利權)人: | 清華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4B35/584 | 分類號: | C04B35/584;C04B35/626;C01B21/068;B01J19/18;B01J4/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紀凱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關暢;劉鑫鑫 |
| 地址: | 100084 北京市海淀區1***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氮化 硅粉體 制備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α相氮化硅粉體的制備方法。該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1)四氯化硅在有機溶劑和液氨的兩液相界面與液氨反應,得到前驅體硅亞胺;所述有機溶劑為甲苯或者甲苯與二甲苯的混合物;(2)將步驟(1)中所述硅亞胺進行熱分解,得到無定形氮化硅粉體;(3)將步驟(2)中所述無定形氮化硅粉體進行結晶化處理,得到所述α相氮化硅粉體。本發明方法中,四氯化硅在有機溶劑和液氨的兩液相界面與液氨反應,較低溫度、稀釋四氯化硅、控制加料速率可以減緩反應速率,有效控制前驅體的合成,避免前驅體形成團聚體,界面反應擴大了反應面積,加快NH4Cl溶于液氨;通過本發明制備出的得到的α?Si3N4粉末,晶型、形貌可控,晶粒尺寸分布均勻,且工藝過程簡單,可滿足生產需要。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前驅體法制備氮化硅粉體的方法,尤其涉及一種α相氮化硅粉體的制備方法,屬于無機非金屬粉體材料領域。
背景技術
高溫工程材料中,氮化硅陶瓷性能優異突出。其力學性能好,硬度高、彈性模量高;熱學性能穩定,熱膨脹系數小、耐高溫;化學穩定性好,不易被腐蝕;絕緣性好等。在化學耐腐蝕器件、發動機耐高溫耐磨部分、汽車軸承、切削刀具等方面得到越來越多的應用。
氮化硅陶瓷燒結初始粉末有α相和β相兩種。初始粉末相對氮化硅陶瓷的結構和力學性能有重要的影響。α-Si3N4具有較大的溶解度、優異的燒結活性。從α-Si3N4溶解沉淀析出的β-Si3N4晶粒具有長柱狀形貌和較大長徑比,而由β-Si3N4粉末燒結的Si3N4材料仍保持等軸狀晶形,力學性能較差。所以獲得高α相氮化硅粉體,對氮化硅陶瓷的制備具有重要的意義。
目前氮化硅粉體的主要生產方法有硅粉直接氮化法、碳熱還原法、自蔓延法等。硅粉直接氮化法已實現工業大規模生產,但這種方法,α相含量不易控制;碳熱還原法制備的氮化硅粉,殘留的SiO2不易去除;自蔓延法,反應速率不易控制,獲得的粉體雜質含量較高。此外,還有溶膠凝膠法、高溫氣相法等。這些方法成本較高、對原料要求嚴格、產量較低,不適宜大規模生產。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α相氮化硅粉體的制備方法,該方法通過控制加料方式、加料速率、熱分解及結晶化處理條件,可獲得高α相、長柱狀和等軸狀晶形、低雜質含量、低氧含量的氮化硅粉體。
本發明提供的一種α相氮化硅粉體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四氯化硅在有機溶劑和液氨的兩液相界面與液氨反應,得到前驅體氨基硅或硅亞胺;所述有機溶劑為甲苯或者甲苯與二甲苯的混合物;
(2)將步驟(1)中所述硅亞胺進行熱分解,得到無定形氮化硅粉體;
(3)將步驟(2)中所述無定形氮化硅粉體進行結晶化處理,得到所述α相氮化硅粉體。
上述的制備方法,步驟(1)中,所述甲苯與二甲苯的混合物中,甲苯與二甲苯的體積比可為(1~9):1,具體可為(1~3):1、1:1或3:1。
上述的制備方法,步驟(1)中,所述方法在所述反應之前按照如下步驟在反應釜中加料:將所述有機溶劑和所述液氨置于反應釜中,靜置分層;將所述有機溶劑稀釋的四氯化硅溶液加入所述有機溶劑中,所述四氯化硅擴散至所述靜置分層得到的界面,即可完成所述加料。
所述有機溶劑和所述液氨的體積比可為4:(1~6),具體可為4:1。
所述有機溶劑稀釋的四氯化硅溶液中四氯化硅體積濃度可為1%~25%,具體可為1%~10%、5%~10%、5%或10%。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清華大學,未經清華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372158.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