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療效好的板青顆粒及其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zhí)枺?/td> | 201711371127.4 | 申請日: | 2017-12-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898876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4-13 |
| 發(fā)明(設(shè)計)人: | 羅建華;黃友輝;王貴龍 | 申請(專利權(quán))人: | 江西縱橫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1K36/855 | 分類號: | A61K36/855;A61K36/704;A61K36/315;A61K36/195;A61K9/16;A61P31/0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31100 江西省宜春*** | 國省代碼: | 江西;36 |
| 權(quán)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guān)鍵詞: | 療效 顆粒 及其 制備 方法 | ||
技術(shù)領(lǐng)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中藥制劑及其制備方法,尤其涉及一種療效好的板青顆粒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shù)
板青顆粒是以板藍(lán)根和大青葉為主要成分的一種純中藥制劑,具有清熱解毒、涼血的功能,主治風(fēng)熱感冒、咽喉腫痛、熱病發(fā)斑等溫?zé)嵝约膊 0迩囝w粒適用于豬流行性感冒、圓環(huán)病毒病、藍(lán)耳病,雞非典型新城疫、傳染性法氏囊病、傳染性喉氣管炎、流感等,特別適用于炎熱夏季、高溫高濕等引起的動物溫?zé)嵝约膊 ?/p>
目前板青顆粒的生產(chǎn)工藝一般是將板藍(lán)根和大青葉混合后進(jìn)行煎煮,濾液濃縮得到的稠膏與輔料混合后進(jìn)行制粒。但采用煎煮法藥材中的有效成分損失較大,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藥效。其他方法如滲流法、回流法、復(fù)合酶法等,存在成本高、工藝復(fù)雜等缺點。
發(fā)明內(nèi)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療效好的板青顆粒及其制備方法,所述板青顆粒對豬鏈球菌、大腸桿菌等致病菌株的抑菌能力大幅提高。
本發(fā)明采用的技術(shù)方案為:
一種療效好的板青顆粒的制備方法,包括下述步驟:將900重量份大青葉和600重量份板藍(lán)根混合,然后加入其總重量10倍的水,煮沸后再依次加入三聚磷酸鈉、殼聚糖、甜菜堿,然后100℃煎煮2次,每次1h,合并煎液,過濾,濾液濃縮至稠膏狀,加入蔗糖、糊精混勻,制成顆粒,干燥,制成1500g,即可。
所述殼聚糖的分子量為5-18萬,用量為大青葉重量的2-3%;
所述三聚磷酸鈉的用量為大青葉重量的0.1-0.5%;
所述甜菜堿的用量為大青葉重量的0.1-0.5%;
步驟(2)所述的濾液濃縮至稠膏狀,加入蔗糖、糊精混勻,制成顆粒,干燥,制成1500g,其為本領(lǐng)域的常規(guī)技術(shù)和操作。
本發(fā)明在煎煮提取的過程中加入了甜菜堿、小分子量的殼聚糖、三聚磷酸鈉,經(jīng)過這些處理后得到的板青顆粒與中國獸藥典上記載的常規(guī)工藝相比,對畜禽致病菌的抑菌活性得到顯著提高。另外,我們發(fā)現(xiàn)調(diào)整甜菜堿、殼聚糖和三聚磷酸鈉的加入順序,即先加入三聚磷酸鈉,再加入殼聚糖,最后加入甜菜堿,可加快板青顆粒的溶化性,加入水中后攪拌1分鐘即可全部溶解;同時還可進(jìn)一步提高板青顆粒對豬支氣管敗血波氏桿菌和大腸桿菌的抑菌效果。
本發(fā)明的優(yōu)點在于:對致病菌尤其是豬支氣管敗血波氏桿菌和大腸桿菌的抑菌活性更高,療效更好,且在水中溶解速度快,使用更方便。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一種療效好的板青顆粒的制備方法,包括下述步驟:將900重量份大青葉和600重量份板藍(lán)根混合,然后加入其總重量10倍的水,煮沸后再依次加入三聚磷酸鈉、殼聚糖、甜菜堿,然后100℃煎煮2次,每次1h,合并煎液,過濾,濾液濃縮至稠膏狀,加入蔗糖、糊精混勻,制成顆粒,干燥,制成1500g,即可。
所述殼聚糖的分子量為5-18萬,用量為大青葉重量的2.5%;
所述三聚磷酸鈉的用量為大青葉重量的0.2%;
所述甜菜堿的用量為大青葉重量的0.3%;
實施例2:與實施例1的不同之處在于:
所述殼聚糖的分子量為5-18萬,用量為大青葉重量的2%;
所述三聚磷酸鈉的用量為大青葉重量的0.5%;
所述甜菜堿的用量為大青葉重量的0.5%;
其余同實施例1。
實施例3:與實施例1的不同之處在于:
所述殼聚糖的分子量為5-18萬,用量為大青葉重量的3%;
所述三聚磷酸鈉的用量為大青葉重量的0.1%;
所述甜菜堿的用量為大青葉重量的0.1%;
其余同實施例1。
實施例4:與實施例1的不同之處在于:所述殼聚糖的分子量為19-37萬,其余同實施例1。
實施例5:與實施例1的不同之處在于:不添加三聚磷酸鈉,其余同實施例1。
實施例6:與實施例1的不同之處在于:所述甜菜堿的用量為大青葉重量的0.6%;其余同實施例1。
實施例7:與實施例1的不同之處在于:
一種療效好的板青顆粒的制備方法,包括下述步驟:將900重量份大青葉和600重量份板藍(lán)根混合,然后加入其總重量10倍的水,煮沸后再依次加入殼聚糖、三聚磷酸鈉、甜菜堿,然后100℃煎煮2次,每次1h,合并煎液,過濾,濾液濃縮至稠膏狀,加入蔗糖、糊精混勻,制成顆粒,干燥,制成1500g,即可。
其余同實施例1。
實施例8:與實施例1的不同之處在于:
該專利技術(shù)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shù)是否侵權(quán)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quán)人授權(quán)。該專利全部權(quán)利屬于江西縱橫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經(jīng)江西縱橫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quán)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quán)和技術(shù)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371127.4/2.html,轉(zhuǎn)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 上一篇:一種用于治療口臭的中藥
- 下一篇:一種預(yù)防失眠的香薰精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