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具有肩部補強膠片的輪胎有效
| 申請號: | 201711370405.4 | 申請日: | 2017-12-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099500B | 公開(公告)日: | 2020-10-27 |
| 發明(設計)人: | 張道軍;邢程;蔡瑩瑩;余本祎 | 申請(專利權)人: | 安徽佳通乘用子午線輪胎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0C9/18 | 分類號: | B60C9/18 |
| 代理公司: | 合肥天明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34115 | 代理人: | 婁岳 |
| 地址: | 230601 安徽省***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具有 肩部 膠片 輪胎 | ||
本發明提供一種具有肩部補強膠片的輪胎,包括內襯層、胎體和胎肩部,兩側胎肩部的內襯層與胎體之間對稱設置有兩個肩部補強膠片,該肩部補強膠片靠近胎面的一端與胎面中心的距離為肩部補強膠片在輪胎子午線方向上的寬度為80±20mm。本發明有選擇性的加厚輪胎不同區域的增厚需求,能夠針對性的加厚肩部區域的內襯厚度,提升輪胎的氣密性能,利于修補打磨,降低因打磨造成的露線風險,能提升內襯與胎體之間的粘合度,使之結合的更好,可提升肩部區域的強度;肩部膠片的方案還能夠節省內襯的生產成本。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輪胎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具有肩部補強膠片的輪胎。
背景技術
對于以橡膠和纖維、金屬骨架材料構成的輪胎來說,輪胎行駛的必須條件則是充入一定的安全氣壓,隨著輪胎行駛時間的推移加之縱向載荷以及橫向膨脹因素的影響,致使輪胎腔內的氣體會透過內襯及其他橡膠或纖維、金屬骨架材料部件向外滲透,致使輪胎腔內的氣壓降低,輪胎在低氣壓狀況下行駛會增大輪胎額外的負擔,增大行駛阻力,會消耗更多燃油,同時低氣壓也會造成輪胎的曲撓增大,增加子口相關部件的剪切應力,降低了輪胎的使用壽命。
此外輪胎在使用過程中,經常會遇到刺穿的情況,這種情況下需要進行應急修補處理,對于拉伸相對較大的區域,修補打磨會造成內襯層的消耗,可能導致簾線外露,影響輪胎的使用。
目前的輪胎保氣能主要是依靠輪胎的內襯層,內襯層的薄厚決定了輪胎保氣性能的優劣,但是目前的內襯層生產都是整體壓出,厚度均勻,不能兼顧輪胎伸張率不同的區域,無法有選擇性的去實現不同區域的內襯厚度需求,將會導致:
1、一個輪胎伸張率最大的位置在于肩部區域,輪胎在成型充氣的過程中,此區域的膨脹最大,膠料被拉伸,易導致簾線外露;
2、輪胎在肩部區域的內襯最薄,導致該區域內保氣性能下降,形成“木桶效應”;
3、該內襯較薄區域如果經過修補打磨處理,易發生露線的風險,降低了輪胎的行駛安全性能。
目前提升輪胎氣密性的方法大都是整體加厚內襯層厚度,此方法的弊端在于:整體加厚內襯層,導致輪胎成本增加;整體加厚內襯層雖然增加了薄弱區域的內襯厚度,但是本不需要加厚的區域也被加厚了,浪費了原材料。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一種在胎肩部增加對稱肩部補強膠片的輪胎,用于提升輪胎的氣密性能,從而提升輪胎耐久性能,同時也能提升輪胎抗修補打磨的能力。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具有肩部補強膠片的輪胎,包括內襯層、胎體和胎肩部,兩側胎肩部的內襯層與胎體之間對稱設置有兩個肩部補強膠片,該肩部補強膠片靠近胎面的一端與胎面中心的距離為其中TDW為胎面寬度,肩部補強膠片在輪胎子午線方向上的寬度為80±20mm。
進一步地,所述肩部補強膠片的表面積為內襯層表面積的25%~55%。
進一步地,所述肩部補強膠片的厚度為0.5±0.3mm。
優選地,所述肩部補強膠片與內襯層在生產時被同步壓出,肩部補強膠片采用與內襯層下帖的方式進行貼合。
優選地,所述肩部補強膠片靠近胎側的一端與胎側最寬處端點的距離為PDW+(20±10)mm,其中PDW為花紋截止點。
優選地,所述內襯層采用單層氣密層。
優選地,所述胎體采用雙層簾布層。
由以上技術方案可知,本發明有選擇性的加厚輪胎不同區域的增厚需求,能夠針對性的加厚肩部區域的內襯厚度,提升輪胎的氣密性能,利于修補打磨,降低因打磨造成的露線風險,能提升內襯與胎體之間的粘合度,使之結合的更好,可提升肩部區域的強度;肩部膠片的方案還能夠節省內襯的生產成本。
附圖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安徽佳通乘用子午線輪胎有限公司,未經安徽佳通乘用子午線輪胎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370405.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