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導光照明結構及建筑房屋在審
| 申請號: | 201711367637.4 | 申請日: | 2017-12-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940378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4-20 |
| 發明(設計)人: | 朱浩江;夏雯;陳彬;陳勇;官小河;周曉梅 | 申請(專利權)人: | 杭州阿斯特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1S9/03 | 分類號: | F21S9/03;F21S19/00;F21V7/22;F21V23/00;F21V8/00;F21V31/00;F21Y115/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11371 | 代理人: | 吳莎 |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市蕭山***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照明 結構 建筑 房屋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建筑照明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導光照明結構及建筑房屋。
背景技術
隨著時代的發展及社會經濟的進步,各式各樣的房屋建筑拔地而起,給我們的生活帶來的極大的改善,室內采光作為物建筑格局布置及室內裝修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也慢慢成為人們追求舒適生活的考慮因素,良好的室內采光能夠便于人們進行室內活動及生活。其中,導光管照明系統作為一種綠色的照明方式,經濟、高效地把自然光傳輸到室內空間,極大地減少了人們對人造光源的需求,不但是一種綠色環保且經濟的照明方式,同時還緊密將人們和室外環境聯系起來,成為當今高性價比、高能效和生態室內照明設計的理想選擇。
現有的光導管照明系統雖然具有上述優點,但是,由于夜間無外來光源,倚靠外來自然光進行室內照明的光導管照明系統在夜間便無法為人們提供良好的照明需求,此時,人們便會利用人造光源進行照明,又由于夜間是人們最需要使用光源進行照明的時候,因此,沒有做到意義上的綠色照明,存在環保指數低且實用性差的技術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導光照明結構,以緩解由于夜間無外來光源,倚靠外來自然光進行室內照明的現有光導管照明系統夜間便無法提供照明,存在環保指數低且實用性差的技術問題。
本發明提供的一種導光照明結構,包括太陽能光源單元、用于收集陽光的采光罩、用于反射陽光的導光管和用于將陽光均勻分布至室內的漫射器,所述采光罩、所述導光管和所述漫射器三者依次彼此固接,且所述導光管固設在建筑屋的導光孔內;
所述太陽能光源單元包括LED燈和用于為所述LED提供電源的光伏電池板,所述LED燈和所述光伏電池板兩者均固設在所述采光罩的內壁上。
進一步的,所述光伏電池板包括柵線層和基體,所述基體由上至下依次包括摻雜硅層、襯底硅層和電極層,所述柵線層埋設在所述摻雜硅層內。
進一步的,所述光伏電池板還包括反射層,所述反射層位于在所述襯底硅層和所述電極層之間。
進一步的,所述摻雜硅層上表面設置有凹陷坑狀絨面。
進一步的,所述摻雜硅層的上表面還固設有減反射膜。
進一步的,所述導光管包括多跟彼此連接的導光管單件和用于固定所述導光管單件連接處的彈性固定件,且相鄰的所述導光管單件的連接處位置處設有通孔;
所述彈性固定件包括環形固定件和沿著所述環形固定件內壁向外凸出形成的多個凸起,所述凸起與所述通孔卡接。
進一步的,所述導光管單件的一端均設有縮口連接部,另一端均為安裝部,且所述導光管單件通過所述縮口連接部彼此連接。
進一步的,所述采光罩與所述導光管單件連接的位置處設有防水膠圈。
進一步的,所述導光孔內設有HDPE雙壁波紋管,所述導光管安裝在所述HDPE雙壁波紋管,且所述HDPE雙壁波紋管與所述導光孔之間設有發泡聚氨酯。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為:
該導光照明結構包括用于收集陽光的采光罩、用于反射陽光的導光管和用于將陽光均勻分布至室內的漫射器,在白天時,室外的自然光照射到采光罩上,采光罩將照射在其表面上的陽光進行偏射以使得其表面上的光盡可能的進入導光管內,其中,導光管的內表面是由具有發射效果較高的材料制成,進入導光管內自然光經由導光管的反射將光線傳輸至漫射器上,漫射器能夠將采集到的室外自然光均勻地分布到室內。以保障室內良好的采光效果;在黑夜時,室外自然光極低,該導光照明結構還包括太陽能光源單元,其中,太陽能光源單元包括LED燈和用于為LED提供電源的光伏電池板,此時,經由白天照射后的光伏電池板已將光能轉換為電能并儲存起來,由于,LED燈與光伏電池板電連接,在夜間室外光線不足的情況下,LED燈便能夠輔助進行室內照明。
同時,光伏電池板固設在采光罩的內壁上,由于采光罩能夠高效的采集室外自然光并導入導光管內,因此,光伏電池板在白天時間能夠充足的吸收陽光并進行光電裝換及儲存,使得光伏電池板在白天能夠儲備大量的電能,進而在夜間時候為LED燈提供充足的電源。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杭州阿斯特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未經杭州阿斯特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367637.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