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迷宮格式污泥減量生物處理裝置及其水處理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711366374.5 | 申請日: | 2017-12-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857445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3-30 |
| 發明(設計)人: | 蔣玉明;吳俊奇;崔勇;趙清波;康利民;劉昌強;謝俊浩;裴超迎;郝雪;張亞峰;徐捷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建筑大學;北京博大水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2F9/14 | 分類號: | C02F9/14 |
| 代理公司: | 北京東正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11312 | 代理人: | 張亦華 |
| 地址: | 100044 北京***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迷宮 格式 污泥 生物 處理 裝置 及其 水處理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污水處理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集合生物、化學、物理方式于一體的迷宮格式污泥減量生物處理裝置及其水處理方法。
背景技術
生物處理在水處理工藝中是必不可少的處理手段,生物處理處理是指利用菌類、原生動物或后生動物的代謝作用處理污水的方法,污泥的產生是生物處理的必然結果,剩余污泥的處理成為當下最嚴苛的問題,處理資金龐大,措施不當會嚴重破壞環境,水質出水標準對氮、磷含量的要求越來越高,大部分水處理工藝并不能達到其排放的要求。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迷宮格式污泥減量生物處理裝置及其水處理方法,可以解決出水磷含量高、總氮超標的問題,保證出水水質(COD、BOD、SS、TN、TP等指標)。
本發明提供的迷宮格式污泥減量生物處理裝置,包括長方形的迷宮格主體水池,迷宮格主體水池被橫向隔板分隔成縱向分布的若干段,每一段被縱向隔板分隔成橫向分布的兩個分段;橫向隔板的底部與迷宮格主體水池底部密閉連接,縱向隔板的底部與迷宮格主體水池底部不接觸形成縫隙;迷宮格主體水池的橫向側壁及每個橫向隔板上均開設有溢流孔,相鄰兩個溢流孔交錯分布;每個分段底部均設置曝氣機,迷宮格主體水池外側設有與曝氣機連接的鼓風機;每個分段內均設有填料;按照水流方向將每個分段進行排序,第1分段前設置自清洗超細除污機以及與其連接的提升泵;所述鼓風機以及提升泵均由控制系統控制;最后2-6個分段內均設有原生動物和后生動物。
上述技術方案中,迷宮格主體水池均為好氧段,好氧細菌把水中的氨氮轉化為硝態氮,通過填料自身內部的反硝化細菌同時進行反硝化反應,把水中的硝態氮轉化為氮氣排放出去,從而降低水中氨氮含量,有效解決總氮超標的問題,從而達到排放要求;相鄰兩個溢流孔交錯分布,使水流進行折流式流動,增加水處理效果;最后2-6個分段內均設有原生動物和后生動物,從而使污泥消化減量。
進一步地,每個分段內均設有與控制系統連接的攪拌裝置、pH監控裝置、溫度傳感器、流量監控裝置以及氣體收集裝置。通過監控每個分段水體的溫度、pH、流量等參數,調整曝氣機的曝氣量,從而提高除磷效率,省去了除磷藥劑的使用,氣體收集裝置用于收集處理過程中產生的氣體,減少對環境的影響。
進一步地,每個分段內的曝氣機均連接有曝氣管,曝氣管呈網狀均勻分布在每個分段底部,曝氣管上均勻開設有曝氣孔,從而使水體與空氣的接觸更為充分,加快好氧反應,提交反應效率。
進一步地,填料為纖維填料,其最內層為厭氧層、中間為兼性厭氧層、最外層為好氧層。
進一步地,纖維填料纏繞結團,從而避免固體顆粒阻塞填料,避免毛發等絲狀雜質進入迷宮格主題水池,更易于微生物附著在填料上。
進一步地,自清洗超細除污機的柵縫為1~3mm,材質優選不銹鋼,保證迷宮格主體水池進水水質均衡且SS粒徑小于3mm。
進一步地,曝氣機為管式曝氣機或盤式曝氣機,盤式曝氣機盤面直徑為270~300mm,管式曝氣機管徑為Φ65或Φ90。
進一步地,最后一個分段之后還設有出水沉淀池和集水沉淀池,出水沉淀池與集水沉淀池之間通過縱向隔板隔開,該縱向隔板上部開設有溢流孔,出水沉淀池上方設置除磷加藥裝置。
一種利用上述任一迷宮格式污泥減量生物處理裝置的水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1)進水通過提升泵提升后首先通過自清洗超細除污機處理,得到水質均衡、沒有絲狀雜質且SS粒徑小于3mm的水體;
(2)通過鼓風機對各分段曝氣機鼓風供氧,同時使迷宮格主體水池前1-4個分段的曝氣機曝氣量大于其它分段;
(3)使水體在迷宮格主體水池進行好氧反應,好氧細菌把水中的氨氮轉化為硝態氮,通過纖維填料內部的反硝化細菌同時進行反硝化反應,將水中的硝態氮轉化為氮氣排放出去,直至達到排放要求;
(4)使水體在迷宮格主體水池最后2-6個分段逐段通過原生動物和后生動物進行污泥消化減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建筑大學;北京博大水務有限公司,未經北京建筑大學;北京博大水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366374.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處理印染廢水的環保方法
- 下一篇:一種日常生活污水處理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