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無動力熱管散熱系統及室內溫度調節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1711366075.1 | 申請日: | 2017-12-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906991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4-13 |
| 發明(設計)人: | 吳剛 | 申請(專利權)人: | 廈門立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8D15/02 | 分類號: | F28D15/02;F24F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11371 | 代理人: | 陳治位 |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廈門***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動力 熱管 散熱 系統 室內 溫度 調節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室內溫度調節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無動力熱管散熱系統及室內溫度調節系統。
背景技術
伴隨著全球工業的發展,溫室效應逐漸加劇,導致全球變暖的現象越來越嚴重,人們對于夏季極端炎熱氣候的承受能力再也不像兒時僅用一把折扇便可以度過,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的生活越來越好,人們對于生活品質的追求也越來越高,因此在冬夏季節很多家庭裝上了空調,空調成了人們工作和生活中的必備家電,同時,對于一些計算機機房或是通信機房等,由于其內部的計算機設備或通信設備等在工作過程中會散發大量的熱量,導致機房內溫度升高,當溫度過高時可能會影響設備運行的穩定性和可靠性,嚴重時甚至造成設備的損壞,因此為了降低機房內的溫度,通常在機房內需要配備大量的空調設備,使得空調能耗在全年民用能耗中占有相當大的比重,由于目前市場上的空調能耗大,運行成本高,針對目前存在的問題,提出一種低能耗、低成本的室內溫度調節系統很有必要。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無動力熱管散熱系統及室內溫度調節系統,以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空調能耗大,運行成本高的技術問題。
本發明提供的無動力熱管散熱系統包括待散熱腔體、降溫裝置、無動力風帽裝置以及熱管裝置;
所述待散熱腔體的一側具有進風口,所述降溫裝置設于所述進風口處,所述無動力風帽裝置設于所述進風口的上部并通過所述進風口與所述待散熱腔體連通,所述進風口與所述無動力風帽裝置之間形成氣流通道,所述熱管裝置的一端伸入所述氣流通道內,另一端伸入所述待散熱腔體的內部;
所述待散熱腔體外部的自然風經所述降溫裝置降溫后形成自然冷風,進入所述氣流通道內,使所述熱管裝置位于所述氣流通道的一端溫度較低,位于所述待散熱腔體的一端溫度較高,在所述熱管裝置的兩端產生溫度差并發生熱量傳遞,所述待散熱腔體內部的熱量逐漸由所述熱管裝置排出,并對所述氣流通道內的自然冷風進行加熱,形成熱風,由所述無動力風帽裝置排出。
進一步的,所述降溫裝置包括雨水收集器以及霧化器;
所述霧化器設置于所述進風口的上部,并與所述雨水收集器相連。
進一步的,所述霧化器內設有制冷劑。
進一步的,所述進風口的口部設有空氣凈化裝置。
進一步的,所述熱管裝置包括密封的蛇形流通管道;
所述蛇形流通管道包括靠近所述熱管裝置的一端的蒸發段和靠近所述熱管裝置的另一端的冷凝段;
所述蒸發段位于所述待散熱腔體的內部,所述冷凝段位于所述氣流通道內;
所述蛇形流通管道的內部真空,并填充有工質,所述工質能夠在所述蛇形流通管道內形成脈動流通回路。
進一步的,所述蒸發段上設有至少一個儲液結構,所述儲液結構的管道直徑大于相鄰的所述蛇形流通管道的管道直徑。
進一步的,所述進風口、所述降溫裝置、所述熱管裝置以及所述無動力風帽裝置在沿所述待散熱腔體的長度方向上均設置有多個。
進一步的,所述無動力風帽裝置包括鼓形排風窗、設于所述鼓形排風窗下部的風扇以及分別與所述風扇和所述進風口相連的排風管;
所述鼓形排風窗上具有多個排風口。
進一步的,還包括檢測裝置以及分別與所述檢測裝置和所述降溫裝置相連的控制裝置;
所述檢測裝置用于檢測所述待散熱腔體內部和外部的溫度和濕度信息,并傳遞至所述控制裝置,所述控制裝置能夠根據所述待散熱腔體內部和外部的溫度和濕度信息控制所述降溫裝置的開啟或關閉。
本發明提供的室內溫度調節系統,包括如上述技術方案中任一項所述的無動力熱管散熱系統。
本發明提供的無動力熱管散熱系統包括待散熱腔體、降溫裝置、無動力風帽裝置以及熱管裝置。待散熱腔體的一側上具有進風口,進風口與待散熱腔體連通,使待散熱腔體外部的自然風能夠通過進風口與待散熱腔體內部的熱空氣進行熱交換。降溫裝置設于進風口處,能夠實現對進風口處的待散熱腔體外部的自然風進行降溫,使進風口處的自然風的溫度降低,從而使待散熱腔體的內部與外部產生較大的溫差,有助于更好地實現待散熱腔體內部的熱交換,降低待散熱腔體內部的熱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廈門立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廈門立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366075.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