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基于電熱法破碎技術的綠色拆除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1358430.0 | 申請日: | 2017-12-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166777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4-17 |
| 發明(設計)人: | 朱晶;鄭文忠;黃文宣;冷云飛;秦崇釗;陳逸飛;徐忠澤;黃威然 | 申請(專利權)人: | 哈爾濱理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E04G23/08 | 分類號: | E04G23/08 |
| 代理公司: | 哈爾濱東方專利事務所 23118 | 代理人: | 陳曉光 |
| 地址: | 150080 黑龍*** | 國省代碼: | 黑龍江;2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基于 電熱 破碎 技術 綠色 拆除 方法 | ||
1.一種基于電熱法破碎技術的綠色拆除方法,施工前準備包括技術準備,材料準備和器具準備,其特征是:所述的拆除方法步驟如下:首先通過準備過程在拆除現場標識出替代過程所需要的各個替代承重點,其二是替代過程:將準備好的替代立柱安裝、固定在所述的承重點處,將替代立柱的電極與遠程控制裝置通過導線連接,其三是加熱過程:在欲拆除所有立柱四周分別加裝封閉電爐同時進行加熱,第四是拆除過程:通過加熱過程剝離混凝土、軟化內部鋼骨并鑿除,撤離所有封閉電爐和人員,通過遠程控制裝置啟動替換立柱電加熱,融化替換立柱,借助重力使各層樓板向下垮塌完成拆除過程;
所述的準備過程包括如下:
(1)技術準備:依據原建筑圖紙和計算書的要求,已知地上主體結構層高均為3.6m,框架柱及梁中主筋均采用HRB335級鋼筋,板中受力縱筋采用HPB235,箍筋均采用HPB235級鋼筋,混凝土等級柱采用C30,梁、板中混凝土等級均用C25,獨立基礎頂底板中受力鋼筋均采用HRB335級鋼筋,計算替代承重點位置和數量,柱的豎向集中荷載計算如下:
豎向永久荷載作用下:
5層:
5層邊柱軸=板傳縱向主梁荷載+縱向主梁自重+女兒墻自重+次梁自重/2+板傳次梁荷載:
5層中柱軸=板傳縱向主梁荷載+縱向主梁自重+單向板傳縱向主梁荷載+雙向板傳次梁荷載:
1~4層:
1~4層邊柱軸=板傳縱向主梁+縱向主梁自重+上層墻體重+次梁自重/2+雙向板傳次梁荷載:
1~4層中柱軸=板傳縱向主梁+縱向主梁自重+單向板傳縱向主梁+雙向板傳縱向主梁+上層墻體重:
可變荷載作用下
5層邊柱軸=板傳縱向主梁荷載+板傳次梁荷載:
5層中柱軸=板傳縱向主梁荷載+單向板傳縱向主梁荷載+板傳次梁荷載:
標準層:
標準層邊柱軸=板傳縱向主梁荷載+板傳次梁荷載
標準層中柱軸=板傳縱向主梁荷載+板傳次梁荷載+單向板傳縱向主梁荷載:
并根據拆除現場情況做預處理,同時在拆除現場標識出替代立柱的相關位置圖標;
(2)材料準備:根據技術準備要求預制替代立柱,將按照配合比:水泥:硫磺:砂:石蠟=1:2:3:0.06~0.09配制好的硫磺砂漿,其中水泥選取42.5級普通硅酸鹽水泥,其物理力學性能的具體參數安定性為合格,3d抗壓強度為17.5MPa,3d抗折強度為4.3MPa,初凝時間為1h24min,終凝時間為2h15min,細度為8.4%,燒失量為3.5%,含水率為0.3%,硫磺采用工業粉狀硫磺,其粘度隨溫度變化情況為:當100℃~200 ℃時,粘度由0.013Pa·s提高到90Pa·s,其物理力學性能的具體參數彈性模量為,容量為1.97g/cm2,導熱系數為0.29W/(m℃),熱膨脹系數為,硬度為730MPa,抗壓強度為20-40MPa,抗折強度為5-10MPa,砂采用含水率不大于0.4%,篩孔篩余量不大于3%的優質中粗砂,其物理力學性能的具體參數堆積密度為2.1g/cm2,表觀密度為1.16g/cm2,含水量為0.1%,含泥量為0.2%,空隙率為43.1%,耐酸率為95%,泥塊含量為0.01%,制成邊長為150mm立方體試件,經實測28d抗壓強度為52.4~60.3MPa;
將配制好的硫磺砂漿澆筑在各型替換立柱模具型中,澆筑的同時,替換立柱內要預埋輸出功率為2kW的電阻絲,連接電極預留在外部,固化24小時后拆模取出備用,按照設計尺寸,可得替代立柱承載力為:100×100×52.4~60.3kN=524000~603000kN,均大于柱的豎向集中荷 載,每層需要30個替代立柱滿足要求;
(3)器具準備:依據原建筑圖紙和計算書的要求,準備多組組合電爐四壁,每個面是一個輸出功率為2.5kW的2根電阻絲加熱回路,電爐四壁合攏并組裝密封后,即形成一個封閉電爐。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哈爾濱理工大學,未經哈爾濱理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358430.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墻面空鼓部位的修補結構以及修補方法
- 下一篇:一種新能源住宅及其使用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