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中溫滿天星釉的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711355849.0 | 申請日: | 2017-12-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928637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6-25 |
| 發明(設計)人: | 朱偉芬 | 申請(專利權)人: | 朱偉芬 |
| 主分類號: | C03C8/20 | 分類號: | C03C8/2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33000 江西省*** | 國省代碼: | 江西;36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滿天星 綠泥石 陶瓷產品 中溫 制備 礦物資源 日用陶瓷 建筑陶瓷 陶瓷坯體 藝術陶瓷 釉面裝飾 原料制備 礦物 過篩 球磨 燒成 粘土 生產成本 保溫 | ||
本發明涉及了一種中溫滿天星釉的制備方法,其以綠泥石礦物為主要原料,經球磨、過篩、干燥后制得天目釉,將所述滿天星釉施在陶瓷坯體上,經1150~1250℃,保溫5~120min燒成釉面裝飾陶瓷產品。本發明利用綠泥石為原料制備天目釉,既節省了粘土和礦物資源,又大幅度降低了陶瓷產品生產成本,制得的滿天星釉,可廣泛裝飾用于日用陶瓷、建筑陶瓷以及藝術陶瓷。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無機非金屬材料(陶瓷)領域,具體涉及一種中溫滿天星釉的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綠泥石是一種結構復雜、化學成分多變的層狀結構硅酸鹽礦物,屬于粘土類礦物。通常所稱的綠泥石,指主要為Mg和Fe的礦物種,即斜綠泥石、鮞綠泥石等,主要是中、低溫熱液作用,淺變質作用和沉積作用的產物。綠泥石礦物在地殼中分布甚廣,在成分上具有陽離子在四面體、八面體空間上占位變化很大的特點,在結構上相當于三層型結構單元層與氫氧鎂石八面體層的交替排列的層狀結構。正是綠泥石成分及結構上特點使得綠泥石中存在多種離子置換。綠泥石作為自然界中分布較為廣泛的礦物之一,在不同的地質環境中化學成分變化很大,對記錄地質構造變遷有著特殊意義,因此,地質學家十分重視對綠泥石研究,并發表了大量的研究成果,但作為一種工業礦物資源研究甚少,至今我國尚未將其列為可利用的工業礦物。目前,通過國內外文獻資料的檢索,還沒有見到以綠泥石為主要原料制備陶瓷滿天星的相關研究。無疑,利用景德鎮本地綠泥石為原料制備滿天星,無論從科學探索還是從提升產品質量降低成本方面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中溫滿天星釉的制備方法
為解決以上技術問題,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一種中溫滿天星釉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滿天星原料的重量百分比為:綠泥石85%、鉀長石10%、龍巖高嶺5%,經球磨、過篩、干燥后制得滿天星釉;
所述綠泥石的化學組成重量百分比優選為:SiO2 62.00~65.00%、Al2O3 17.00~19.00%、Fe2O3 7.00~9.00%、TiO2 0.50~2.00%、CaO 0.10~2.00%、MgO 1.00~3.00%、K2O3.00~7.00%、Na2O 2.00~5.00%、IL 3.00~4.00%。
所述原料球磨工藝中原料和水的重量比為1:0.8。
所述原料細度為過250目篩。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發明以綠泥石為主要原料制備滿天星釉,拓寬了陶瓷原料的選擇面、節省了粘土和礦物資源、幅降低陶瓷產品生產成本,將綠泥石與粘土、煅燒骨灰、龍巖高嶺等原料按不同比例配合,獲得滿天星釉面效果,可廣泛裝飾在日用陶瓷、建筑陶瓷以及藝術陶瓷上,具有很好的市場前景。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
滿天星釉裝飾陶瓷產品的方法
第一步、原料:綠泥石85%、鉀長石10%、龍巖高嶺5%,其中綠泥石的化學組成重量百分比為:SiO2 63.00%、Al2O3 17.51%、Fe2O3 7.11%、TiO2 0.84%、CaO 0.38%、MgO 1.89%、K2O 3.42%、Na2O 2.09%、IL 3.76%;
第二步、球磨、過篩:原料和水按重量比1:0.8球磨,后過250目篩;
第三步、施釉:采用澆釉的方式將上一步制得的釉漿,施在陶瓷坯體上,施釉厚度為0.9mm;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朱偉芬,未經朱偉芬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355849.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耐堿性陶瓷釉中彩熔劑的制備方法
- 下一篇:一種無鉛中溫兔毫釉的制備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