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復合表面改性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1354890.6 | 申請日: | 2017-12-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935792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8-06 |
| 發明(設計)人: | 晏犖;朱智淵;仰韻霖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東凱金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M4/36 | 分類號: | H01M4/36;H01M4/62 |
| 代理公司: | 東莞市啟信展華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44579 | 代理人: | 馮蓉 |
| 地址: | 523000 廣東省東莞***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鋰離子電池 負極 材料 復合 表面 改性 方法 | ||
1.一種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復合表面改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1),將油系瀝青、改性劑、石墨化催化劑分別粉碎處理,使微粒粉碎至150-240目;所述改性劑為具有大л鍵共軛結構的有機分子;所述具有大л鍵共軛結構的有機分子為芘類及其衍生物中的至少一種;
步驟(2),按照重量份為:油系瀝青80-100份,改性劑10-30份,石墨化催化劑1-5份投至混批機內,調節混批機的轉速為10-100r/s,混批時間為2-10小時,使改性劑均勻粘接在油系瀝青表面;
步驟(3),將經過混批后的石墨投入立式反應釜中,調節反應釜轉速為10-100r/s,爐內加熱,常溫至200℃0.5-10小時進行第一次焙燒處理,將第一次焙燒處理后的物料進行第一次粉碎處理,使物料的粒徑為300-500目;反應釜爐內繼續加熱200-400℃0.5-10小時,進行第二次焙燒處理,將第二次焙燒處理后的物料進行第二次粉碎處理,使物料的粒徑為300-500目;反應釜爐內繼續加熱至500℃恒溫1-5小時,進行第三次焙燒處理,將第三次焙燒處理后的物料進行第三次粉碎處理,使物料的粒徑為300-500目;反應釜爐內繼續加熱500-650℃0.5-10小時,進行第四次焙燒處理,將第四次焙燒處理后的物料進行第四次粉碎處理,使物料的粒徑為300-500目;
步驟(4),在保護氣體氣氛下,向反應釜內通過碳源,碳源的流量為50-300sccm,繼續加熱從650-800℃,恒溫10-30min,得到石墨烯;
步驟(5),收集所述石墨烯,采用質量濃度5-50%的酸溶液去除表面的納米催化劑,再進行干燥處理,通入二氧化碳去除無定型碳,得到鈍化后的石墨烯微片;
步驟(6),按照重量比為20:1分別稱取石墨烯微片和聚氨酯寡聚體,先將石墨烯微片溶于水,在超聲分散儀中超聲振蕩5-10min,然后加入聚氨酯寡聚體,放入50-80℃水中反應3-5h,然后加入水合聯氨,將此溶液放入油浴100-200℃反應12-24h,然后過濾,將濾渣烘干,得到聚氨酯寡聚體改性的石墨烯微片;
步驟(7),按重量比為3-15:30-150分別稱取聚氨酯寡聚體改性的石墨烯微片和SBS改性劑,將SBS改性顆粒打碎,然后與聚氨酯寡聚體改性的石墨烯微片充分混合,再用攪拌機在150-200℃范圍下攪拌剪切1-2h,得到復合改性石墨;
步驟(8),將復合改性石墨包覆蓋于天然石墨烯表面,形成以天然石墨烯為內核,外層包覆復合改性石墨的電池負極材料。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復合表面改性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1)中,所述油系瀝青為煅后石油焦、針狀焦、瀝青焦或煤焦至少一種。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復合表面改性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1)中,所述石墨化催化劑為硼砂、尿素、硅粉、氧化硅至少一種。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復合表面改性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4)中,所述碳源為甲醇、乙醇、丙醇、乙烯、丙烯、乙炔、丙炔至少一種。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復合表面改性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5)中,所述酸溶液為硝酸、鹽酸、硫酸、氫氟酸至少一種。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復合表面改性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6)中,過濾是分別用清水、甲醇、乙醇交替洗滌濾渣。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復合表面改性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7)中,復合改性石墨為中空的網布袋狀,石墨的片層尺寸為0.5-50μm,石墨的厚度為0.3-0.5nm。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東凱金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廣東凱金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354890.6/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