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配向模板及3D液晶盒的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1352244.6 | 申請日: | 2017-12-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957643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2-19 |
| 發明(設計)人: | 黃永輝 | 申請(專利權)人: | 張家港康得新光電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2F1/1337 | 分類號: | G02F1/1337 |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孟金喆 |
| 地址: | 215634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模板 液晶 制備 方法 | ||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配向模板及3D液晶盒的制備方法。該配向模板包括:邊框區和內核區,邊框區具有空心區域,內核區設置在空心區域中。利用該配向模板進行配向液噴涂時,可以先在邊框區域噴涂配向液,同時在內核區噴涂配向液,且在內核區噴涂的配向液量大于邊框區中噴涂的配向液量,這使得內核區域中的配向液的擴散速率小于邊框區中配向液的擴散速率。由于相比于內核區,邊框區中配向液量少,所以邊框區能夠以較快的速度固化形成圍欄結構,從而抑制內核區的配向液擴散至圍欄結構的外側,進而降低了3D液晶盒中印刷位置精度不穩定的風險。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液晶顯示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配向模板及3D液晶盒的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在3D液晶盒的制造工藝中,在液晶注入工序之前,需要對兩側待貼合的基板進行配向膜印刷。配向膜印刷是為液晶配向提供必要的基材,以使其對液晶分子具有取向的控制力,使液晶分子具有正確、穩定的取向并形成一定的預傾角。
現階段,工藝較為成熟的涂覆配向膜的方式主要分為APR版間接轉印式和配向液直接噴涂式兩種。由于具有配向液使用率高、機種切換速度快、輔助基板使用率低等優點,配向液直接噴涂式成為近年來備受各大LCD制造商推崇的配向液涂布方式。
配向液涂覆前需對玻璃基板進行干式和濕式的預處理,促進配向液在基板表面的擴散能力,以保證良好的涂覆效果。但是在生產過程中,生產線較易出現預處理條件波動和基板表面潔凈程度不一致等異常情況,這會造成配向液涂覆并烘烤完畢后,配向液印刷邊緣位置與設計位置差異過高的情況。
配向液涂布位置正常時,配向液印刷邊緣完全覆蓋顯示區,距離成盒用邊框膠涂覆目標位置預留一定寬度,這樣可防止邊框膠與配向膜接觸后造成其粘附力下降形成盒厚不均或液晶泄漏等品質異常。
當生產線配向液涂布前預處理能力出現波動時,容易造成配向液在基板表面擴散能力增強,印刷后形成的模板區域比設計值明顯偏大,造成配向膜涂布位置出現異常,如圖1所示。后續進行邊框膠涂布后,邊框較與配向膜直接接觸,造成盒厚不均或液晶泄漏等問題,致使報廢率陡增。
噴涂式印刷機的制作圖形一般由CAD檔,DXF格式轉換為BMP格式,尺寸為1:1設計。由于噴頭噴涂后油墨擴散較快,配向液噴涂位置異常,造成印刷位置精度不穩定趨勢,嚴重影響產線稼動率,如圖2所示。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配向模板及3D液晶盒的制備方法,以解決現有的3D液晶盒的制備方法存在印刷位置精度不穩定的問題。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根據本發明的一個方面,提供了一種配向模板,配向模板包括:邊框區,邊框區具有空心區域;內核區,內核區設置在空心區域中。
進一步地,內核區與空心區域重合。
進一步地,邊框區為環形區域,沿內核區向邊框區的方向上,邊框區的寬度為3~5像素。
進一步地,邊框區為矩形邊框。
進一步地,邊框區與內核區的厚度相同。
本申請的另一方面還提供了一種3D液晶盒的制備方法,包括配向膜印刷的步驟,配向膜印刷的步驟包括:將上述配向模板設置在導電基板上,配向模板包括邊框區和內核區,邊框區具有空心區域,內核區設置在空心區域中;以第一吐出量,在邊框區上噴涂配向液;及以第二吐出量,在內核區上噴涂配向液,第二吐出量大于第一吐出量,固化后得到配向膜。
進一步地,第一吐出量為1~2DPD。
進一步地,第二吐出量為2~3DPD。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張家港康得新光電材料有限公司,未經張家港康得新光電材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352244.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