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用于超高功率石墨電極的雙柱內串石墨化生產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711349317.6 | 申請日: | 2017-12-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218426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6-29 |
| 發明(設計)人: | 李學江;馬銘遠 | 申請(專利權)人: | 吉林炭素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4B35/52 | 分類號: | C04B35/52;C04B35/622;C04B35/64 |
| 代理公司: | 吉林市達利專利事務所 22102 | 代理人: | 陳傳林;臧廣維 |
| 地址: | 132002*** | 國省代碼: | 吉林;2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超高功率石墨電極 石墨化 雙柱 焙燒 母線連接 生產組織 送電曲線 質量穩定 保壓 產能 出爐 單爐 卸壓 壓頂 裝爐 冷卻 送電 能耗 停電 移交 生產 | ||
本發明是一種用于超高功率石墨電極的雙柱內串石墨化生產方法,其特點是:步驟如下:焙燒品進料;裝爐;母線連接和加壓頂推;按送電曲線送電;停電、保壓和卸壓;冷卻;出爐;移交。實現了產量高、能耗低、質量穩的目標,具有生產組織順暢、操作簡便易行、產品質量穩定、單爐產能高的優點。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焙燒石墨電極的生產,是一種用于超高功率石墨電極的雙柱內串石墨化生產方法,專用于φ550/2410超高功率電極在內串石墨化爐的生產。
背景技術
目前,由于國內各炭素廠內串石墨化爐的結構、尺寸以及變壓器配置各不相同,在裝爐方式及工藝參數控制上都存在較大的差異。此外,炭素行業在內串石墨化爐生產大規格電極產品時,多采用相對保守的技術手段進行控制。在以往的生產過程中更偏重于產品質量穩定而忽略了對單爐產量的追求,但隨著炭素制品生產技術的不斷創新與發展,產量高、能耗低、質量穩已經成為了內串石墨化技術發展的趨勢。本發明正是在這種技術發展的趨勢下應運而生的。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點,提供一種用于超高功率石墨電極的雙柱內串石墨化生產方法,在保證產品各項指標的前提下,達到優質、高產、低耗的目標。
本發明解決技術問題的方案是:一種用于超高功率石墨電極的雙柱內串石墨化生產方法,其特征是:它所用設備為內串石墨化爐,包括焙燒品進料、裝爐、母線連接和加壓頂推、送電、停電、冷卻、出爐和移交,具體如下:
1)焙燒品進料;
2)裝爐;
3)母線連接和加壓頂推;
4)送電,通過功率曲線控制實現對溫升的控制;
5)停電、保壓和卸壓;
6)冷卻;
7)出爐;
8)移交。
所述內串石墨化爐內的壓力為5.5MPa。
所述步驟2)的裝爐方式是:在爐室內對應設置兩個導電電極,所述兩個導電電極的端頭均分別并排固連兩個石墨質接長塊,然后在對應的石墨質接長塊之間依次設置焙燒品電極,導電電極端頭與石墨質接長塊之間、石墨質接長塊與焙燒品電極之間和相鄰的焙燒品電極之間均分別設置石墨墊片,形成縱向串接的電極柱。
所述步驟4)的送電過程包括以下步驟:
(1)送電起始時將計算功率設定為3135-3465KW之間,第一個小時通過送電裝置向石墨化爐內均勻送入3254-3596KWH的電量,該時段功率上升238-263KW使計算功率達到3373-3728KW;
(2)第二個小時在前一小時的基礎上,石墨化爐內均勻送入3515-3885KWH的電量,該時段功率上升285-315KW使計算功率達到3658-4043KW;
(3)第三個小時在前一小時的基礎上,石墨化爐內均勻送入3848-4253KWH的電量,該時段功率上升380-420KW使計算功率達到4038-4463KW;
(4)第四個小時在前一小時的基礎上,石墨化爐內均勻送入3729-4121KWH的電量,該時段功率下降618-683KW使計算功率達到3420-3780KW;
(5)第五個小時在前一小時的基礎上,石墨化爐內均勻送入3477-3843KWH的電量,該時段功率上升114-126KW使計算功率達到3534-3906KW;
(6)第六個小時在前一小時的基礎上,石墨化爐內均勻送入3596-3974KWH的電量,該時段功率上升124-137KW使計算功率達到3658-4043KW;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吉林炭素有限公司,未經吉林炭素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349317.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