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評估鎂合金電偶腐蝕后的剩余力學性能的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1349059.1 | 申請日: | 2017-12-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225910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2-26 |
| 發明(設計)人: | 蔣全通;路東柱;鄭萌;張杰;段繼周;侯保榮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G01N3/08 | 分類號: | G01N3/08 |
| 代理公司: | 沈陽科苑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 代理人: | 李穎;周秀梅 |
| 地址: | 266071 ***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評估 鎂合金 腐蝕 剩余 力學性能 方法 | ||
1.一種評估鎂合金電偶腐蝕后的剩余力學性能的方法,其特征是:通過在鎂合金試樣中連接異種金屬形成“鎂合金/異種金屬”電偶對,進行電偶腐蝕,獲得腐蝕前以及腐蝕不同周期鎂合金材料的抗拉強度σb、屈服強度σ0.2及延伸率δ的剩余值,以不同周期與所測定的不同剩余值繪制曲線,得出擬合公式,通過公式獲得電偶在腐蝕周期內的力學性能變化;
所述鎂合金/異種金屬電偶對為將鎂合金板式拉伸試樣通過其上開設的圓孔與異種金屬連接使其兩者完全接觸;
所述電偶腐蝕為將電偶對浸沒在模擬海洋腐蝕環境的3.5% NaCl溶液中,腐蝕不同周期后將試樣取出,電偶腐蝕試驗結束后,取出鎂合金板式拉伸試樣,將試樣浸入腐蝕產物去除液中,取出后迅速依次去離子水和乙醇沖洗,清理鎂合金表面的腐蝕產物;其中,腐蝕產物去除液為200g/LCrO3和10g/LAgNO3的混合液;
所述電偶腐蝕為試驗溫度為25±1 ℃,電偶對取回的周期為每隔倍數周期取回一次;
所述鎂合金板式拉伸試樣電偶腐蝕后的剩余力學性能測試,在室溫條件下10 ℃~35℃范圍內進行。
2.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評估鎂合金電偶腐蝕后的剩余力學性能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異種金屬為鋁、鈦、鋅、銅金屬及其合金。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未經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349059.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