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前混合磨料水射流磨料混合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1711348302.8 | 申請日: | 2017-12-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926933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6-25 |
| 發明(設計)人: | 夏軍;王銳利;索永喜;郭福田;任娟;魏禮超 | 申請(專利權)人: | 徐州浩通水射流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4C7/00 | 分類號: | B24C7/00;B24C9/00 |
| 代理公司: | 南京正聯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2243 | 代理人: | 胡定華 |
| 地址: | 221000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管卡 高壓管 混合裝置 第二管 高壓磨料罐 水射流磨料 高壓磨料 混合磨料 磨料水射流切割 磨料 高壓進水管 螺旋狀結構 混合效率 螺旋結構 螺旋設置 磨料流量 抽吸口 流態化 內圓周 出水 供料 伸出 | ||
本發明涉及一種前混合磨料水射流磨料混合裝置,特別適用于磨料水射流切割系統。混合裝置,包括高壓磨料罐,高壓磨料罐內沿內圓周面上設置第一管卡、第二管卡、第三管卡、第四管卡、第五管卡、第六管卡,第一管卡、第二管卡、第三管卡、第四管卡、第五管卡、第六管卡呈螺旋設置,高壓磨料罐內設有第一高壓管,第一高壓管依次固定在第一管卡、第二管卡、第三管卡、第四管卡、第五管卡、第六管卡,第一高壓管呈螺旋結構;第一高壓管末端伸出所述高壓磨料罐外,第一高壓管出水部分設有第二高壓管,第一高壓管上設有流態化磨料抽吸口。本發明將高壓進水管設計為螺旋狀結構,混合效率高,結構簡單、可靠,供料均勻,使磨料流量更加穩定。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前混合磨料水射流磨料混合系統,特別適用于磨料水射流切割系統。
背景技術
自從1986 年英國人Fairhurst 提出前混合磨料水射流系統以來,水射流研究者對前混合磨料水射流混合系統進行了不斷改進。目前,最典型的前混合磨料水射流磨料混合系統是依靠磨料的自重和平衡水路的壓力差,使磨料進入位于高壓磨料罐下部的混合腔與高壓水相混合。但是,由于這種混合方式受罐內磨料量的影響較大,隨著磨料罐內磨料量的逐漸減少,供料濃度也不斷變化,從而造成供料不均勻,這對精密切割非常不利。由于傳統前混合磨料水射流混合方式受罐內磨料量的影響較大,隨著磨料罐內磨料量的逐漸減少,供料濃度也不斷變化,從而造成供料不均勻,傳統前混合磨料水射流混合系統的供料濃度波動可高達5% ~ 8%。
發明內容
針對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前混合磨料水射流磨料混合裝置,將高壓進水管設計為螺旋狀結構,混合效率高,結構簡單、可靠,供料均勻,使磨料流量更加穩定。
本發明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一種前混合磨料水射流磨料混合裝置,包括高壓磨料罐,其特征是,高壓磨料罐內沿內圓周面上設置第一管卡、第二管卡、第三管卡、第四管卡、第五管卡、第六管卡,第一管卡、第二管卡、第三管卡、第四管卡、第五管卡、第六管卡呈螺旋設置,高壓磨料罐內設有第一高壓管,第一高壓管依次固定在第一管卡、第二管卡、第三管卡、第四管卡、第五管卡、第六管卡,第一高壓管呈螺旋結構;第一高壓管末端伸出所述高壓磨料罐外,第一高壓管出水部分設有第二高壓管,高壓磨料罐底部的第一高壓管上設有流態化磨料抽吸口。
優選的,所述第一高壓管出水部分位于高壓磨料罐的中心。
優選的,所述流態化磨料抽吸口深度位于高壓磨料罐85% ~ 95%。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第一,本發明創新地將高壓進水管設計為螺旋狀結構,高壓進水管一進入高壓磨料罐后,形成離心狀態,離心狀態的高壓水流與高壓磨料罐底部的磨料進行接觸,混合效率高。
第二,高壓磨料罐底部的第一高壓管上設有流態化磨料抽吸口,結構簡單、可靠,供料均勻、穩定。將射流泵原理及流態化原理相結合,依靠高壓水的快速流動,將磨料抽吸出來后,再與高壓水混合,從而使磨料流量更加均勻穩定。
第三,而本發明的混合系統由于將射流泵原理及流態化原理進行合理結合,從而使磨料流量更加穩定,可將供料濃度波動控制在1% ~ 2% 左右。
附圖說明
圖1 為本發明一種前混合磨料水射流磨料混合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徐州浩通水射流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徐州浩通水射流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348302.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