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觸摸屏及觸摸屏終端在審
| 申請號: | 201711346867.2 | 申請日: | 2017-12-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933245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6-25 |
| 發明(設計)人: | 李承文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昌歐菲光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F3/044 | 分類號: | G06F3/044;G06K9/00;G06F3/041 |
| 代理公司: | 北京友聯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343 | 代理人: | 尚志峰;汪海屏 |
| 地址: | 330013 江西省南昌*** | 國省代碼: | 江西;36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觸摸屏 感應電極層 驅動電極層 基材 驅動電極 蓋板 觸摸屏終端 感應電極 顯示區 電容 指紋 觸控感應電極 觸控驅動電極 指紋識別功能 觸摸位置 透明視窗 指紋感應 電極 感測 減小 正對 檢測 | ||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觸摸屏和觸摸屏終端。該觸摸屏包括蓋板、感應電極層和驅動電極層。蓋板包括顯示區;感應電極層包括第一基材及形成于第一基材上的感應電極;驅動電極層位于感應電極層遠離蓋板的一側,驅動電極層包括第二基材及形成于第二基材上的驅動電極;其中,感應電極層及驅動電極層正對顯示區,感應電極與驅動電極能夠形成第一電容以便檢測觸摸位置,并能夠形成第二電容以便指紋感測。本發明提供的觸摸屏,既實現了在觸摸屏的透明視窗區實現指紋識別功能的目的,而且通過將指紋感應電極和觸控感應電極集成到感應電極層上,通過將指紋驅動電極和觸控驅動電極集成到驅動電極層上,減小了觸摸屏的厚度。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觸摸屏領域,更具體而言,涉及一種觸摸屏和包括該觸摸屏的觸摸屏終端。
背景技術
當前手機、平板、穿戴設備等GFF或GF結構觸摸屏均是采用外掛式Bonding指紋模組來實現觸摸屏指紋識別功能;因指紋模組30’外形結構限制,故指紋識別只能限制在透明視窗10’外的固定區域內,如圖1中,指紋識別限制在透明視窗10’外的指紋識別區20’。
這種普遍的指紋識別方案只能在觸摸屏透明視窗外的固定區域實現,例如在觸摸屏按鍵區位置或者觸摸屏背面固定位置。隨著時代的發展,指紋識別概念的普及,用戶在追求大屏占比的同時,對觸摸屏面內指紋識別的需求也越來越迫切,而現有指紋識別方案在觸摸屏下方按鍵位置貼附指紋模組,指紋識別功能限制在該區域內,無法實現面內視窗區指紋識別功能;此方案同時也使得觸摸屏下端邊框較大,無法有效提高屏占比。
發明內容
本發明旨在至少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之一。
為此,本發明的一個方面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觸摸屏。
本發明的另一個方面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包括上述觸摸屏的觸摸屏終端。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的一個方面的實施例提供了一種觸摸屏,包括:蓋板,包括顯示區;感應電極層,包括第一基材及形成于所述第一基材上的感應電極;及驅動電極層,位于所述感應電極層遠離所述蓋板的一側,所述驅動電極層包括第二基材及形成于所述第二基材上的驅動電極;其中,所述感應電極層及所述驅動電極層正對所述顯示區,所述感應電極與所述驅動電極能夠形成第一電容以便檢測觸摸位置,并能夠形成第二電容以便指紋感測。
本發明上述實施例提供的觸摸屏,包括自下而上依次設置的驅動電極層、感應電極層和蓋板。
本提案在GFF外掛式觸摸屏的基礎上,感應電極與驅動電極之間既能夠形成第一電容,構成觸控傳感器,實現觸摸屏的觸摸功能,而且感應電極與驅動電極之間又能夠形成第二電容,構成指紋傳感器,通過手指與觸摸屏接觸引起的第二電容的電容值變化來實現指紋識別功能,且感應電極層和驅動電極層對應顯示區設置,從而能夠在顯示區實現指紋識別功能,即實現觸摸屏面內透明視窗區指紋識別功能,從而可以減小觸摸屏的下端邊框,有效提高屏占比。同時在此基礎上,驅動電極與感應電極既能夠形成第一電容,又能夠形成第二電容,避免了設置獨立的觸控驅動電極層、觸控感應電極層、指紋感應電極層和指紋驅動電極層,或者說本申請中將指紋驅動電極層與觸控驅動電極層集成在同一電極層(驅動電極層)上,將指紋感應電極層與觸控感應電極層集成在同一電極層(感應電極層)上,以此減少一層驅動電極層(指紋驅動電極層或觸控驅動電極層)與一層驅動電極層(指紋感應電極層或觸控感應電極層),減小產品厚度,實現輕薄化。當然本申請對當前盛行的外掛式GFF結構也適用。
另外,本發明上述實施例提供的觸摸屏還具有如下附加技術特征:
上述技術方案中,優選地,所述感應電極包括相絕緣的指紋感應電極和觸控感應電極,所述驅動電極與所述指紋感應電極交叉設置形成所述第二電容,并與所述觸控感應電極交叉設置形成所述第一電容。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昌歐菲光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南昌歐菲光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346867.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