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魚塘捕魚打撈裝置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711346698.2 | 申請日: | 2017-12-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950494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7-25 |
| 發(fā)明(設計)人: | 羅詩涵 | 申請(專利權)人: | 佛山市同濟小學 |
| 主分類號: | A01K77/00 | 分類號: | A01K77/00;E02B15/10 |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禾才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4379 | 代理人: | 梁永健 |
| 地址: | 528000 廣***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魚塘 捕魚 打撈 裝置 | ||
一種魚塘捕魚打撈裝置,包括支撐架、網兜、多個浮子、進氣管、輸氣管、浮標、氣泵、推進組件、水壓傳感器和控制器;所述支撐架包括上方架、下方架和側方架;所述上方架和下方架呈方形;所述上方架設置于所述下方架的上方;所述上方架包括第一管、第二管、第三管和第四管;所述下方架包括第五管、第六管、第七管和第八管。所述浮子設置于所述第二管和第三管的上方;所述氣泵安裝于所述第四管上,所述氣泵的出氣口連接于所述輸氣管的進氣口,所述輸氣管的出氣管連接于所述浮子的進氣口,所述進氣管的出氣口連接于所述氣泵的進氣口。采用該捕魚打撈裝置捕魚時對魚的驚嚇小,且打撈漂浮物的成本低的魚塘捕魚打撈裝置。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打撈裝置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魚塘捕魚打撈裝置。
背景技術
當期人們都比較注重飲食健康,因魚類的營養(yǎng)價值高但是脂肪的含量低,成為了許多家庭的餐桌首選。活魚在池塘中被捕撈之前,要對魚類進行一定的抽檢,抽檢活魚體內的毒素含量,判斷合格之后才會進行大面積的捕撈。當前,當前對池塘的活魚抽檢一般采用人工釣或人工撈,但是這兩種方式都含很大的不確定性,而且魚類會受到很大的驚嚇,捕撈上來之后都會受傷,不利于進行抽檢。另外,池塘中的水質比外面江河的水質營養(yǎng)物質含量要高,所以很容易就滋生出浮萍或水草等漂浮等零星散落的植物,當前一般采用人工駕船去撈,但是這就無形中耗費體力且開船的成本較高,不利于節(jié)約生產成本。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針對現(xiàn)有技術中的不足之處,提供一種捕魚時對魚的驚嚇小,且打撈成本低的魚塘捕魚打撈裝置。
為達此目的,本發(fā)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一種魚塘捕魚打撈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撐架、網兜、多個浮子、進氣管、輸氣管、浮標、氣泵、推進組件、水壓傳感器和控制器;
所述支撐架包括上方架、下方架和側方架;所述上方架和下方架呈方形;所述上方架設置于所述下方架的上方;所述上方架包括第一管、第二管、第三管和第四管,所述第一管的一端連接于所述第二管的一端,所述第一管的另一端連接于所述第三管的一端,所述第四管的一端連接于所述第二管的另一端,所述第四管的另一端連接于所述第三管的另一端;所述下方架包括第五管、第六管、第七管和第八管,所述第五管的一端連接于所述第六管的一端,所述第五管的另一端連接于所述第七管的一端,所述第八管的一端連接于所述第六管的另一端,所述第八管的另一端連接于所述第七管的另一端;
所述上方架和下方架之間用第一連接管和第二連接管連接,所述第一連接管的一端連接于所述第三管的中部,所述第一連接管的另一端連接于所述第七管的中部,所述第二連接管的一端連接于所述第二管的中部,所述第二連接管的另一端連接于所述第六管的中部;
所述側方架包括第一側管和第二側管,所述第一側管的一端連接于所述第二管,所述第二側管的一端連接于所述第三管,所述第一側管的另一端和第二側管的另一端相互連接;
所述浮子設置于所述第二管和第三管的上方;所述氣泵安裝于所述第四管上,所述氣泵的出氣口連接于所述輸氣管的進氣口,所述輸氣管的出氣管連接于所述浮子的進氣口,所述進氣管的出氣口連接于所述氣泵的進氣口,所述浮標綁定于所述進氣管上,且靠近所述進氣管的進氣口;
所述控制器設置于所述上方架上,所述水壓傳感器安裝于所述第一管,所述水壓傳感器電連接所述控制器,所述氣泵電連接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氣泵和推進組件的動作;
所述推進組件設置于所述第二管和第三管,用于推動捕魚打撈裝置;
所述網兜設置于上方架和下方架形成的空間中,且其開口對準所述上方架的中部。
優(yōu)選的,所述側方架還包括第三側管和第四側管;
所述第三側管的一端連接于所述第六管的一端,所述第三側管的另一端連接于所述第一側管和第二側管的連接處;所述第四側管的一端連接于所述第七管的一端,所述第四側管的另一端也連接于所述第一側管和第二側管的連接處。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佛山市同濟小學,未經佛山市同濟小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346698.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