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無線電力接收器、無線電力發送器及其控制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1346397.X | 申請日: | 2014-06-0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968493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7-23 |
| 發明(設計)人: | 李炅雨;邊江虎;李鐘珉;鄭熙遠;河民喆;韓承宇 | 申請(專利權)人: | 三星電子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H02J50/80 | 分類號: | H02J50/80;H02J50/12;H02J50/4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師事務所 11105 | 代理人: | 邵亞麗 |
| 地址: | 韓國***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無線 電力 接收器 發送 及其 控制 方法 | ||
提供了一種控制無線電力接收器的方法、一種無線電力接收器、一種用于控制無線電力發送器的方法以及一種無線電力發送器,所述控制無線電力接收器的方法包括:由電力接收器從無線電力發送器接收電力;從無線電力發送器接收為檢查交叉連接設置的時間設置值;響應于接收到時間設置值,通過將負載狀態從第一負載狀態轉換為第二負載狀態來在無線電力接收器中生成電力變化;以及將第二負載狀態保持對應于接收的時間設置值的時間。
本申請是國際申請日為2014年06月03日、中國申請號為201480032135.4、發明名稱為“無線電力接收單元及無線充電中生成用于檢測其的負載變化的方法”的發明專利申請的分案申請。
技術領域
本發明通常涉及無線充電網絡,并且更具體地涉及在無線充電中生成用于檢測無線電力接收單元的負載變化的方法,其允許無線電力發送單元檢測已經進入無線充電網絡的無線電力接收單元。
背景技術
諸如移動電話、個人數字助理(PDA)等的移動終端由可再充電電池驅動,并且使用分離的充電裝置對移動終端的電池充電。通常,充電裝置和電池各自具有外部觸頭端子,并且充電裝置和電池使用觸頭端子彼此電連接。
然而,由于在這樣的接觸類型的充電方案中觸頭端子向外突出,因此,觸頭端子很容易被惡意對象污染,并因此可能不能正確地執行電池充電。此外,當觸頭端子暴露于潮濕環境時也可能不能正確地執行電池充電。
近來,開發了無線充電或不接觸充電技術并將其用于電子設備以解決上述問題。
這樣的無線充電技術采用無線電力發送/接收,并且例如對應于這樣的系統:在所述系統中,如果電池放置在充電墊上就可以自動對電池充電,而無需移動電話和分離的充電連接器之間的有線連接。無線充電技術的示例包括無線電動牙刷以及無線電動剃須刀。因此,通過無線充電以防水方式對電子產品充電,并且由于不需要有線充電裝置,因此提高了電子產品的便攜性。因此,預期使用無線充電技術的技術的數量將顯著增加,尤其在即將到來的電動汽車的時代。
大部分無線充電技術包括使用線圈的電磁感應方案、諧振方案和用于將電能轉換為RF或微波信號并發送所述RF或微波信號的RF/微波輻射方案。
當前,電磁感應方案不是主流,但是預期當在任何時間任何地方對所有電子產品都無線充電時電磁感應方案將成為主流。基于近來使用微波將電力無線發送幾十米的成功實驗,預期在不久的將來對于在家使用和在外使用有線充電技術將消失。
使用電磁感應的電力傳輸方法在初級線圈和次級線圈之間發送電力。當在線圈中移動磁體時,根據磁場變化率在線圈中感生電流。然后,感應電流在傳送端生成磁場以在接收端生成能量。此現象被稱為電磁感應,并且使用電磁感應的電力傳輸方法具有高能量傳輸效率。
關于諧振方案,麻省理工學院(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MIT)的Soljacic教授宣布了一種系統,其中即使要充電的設備與充電設備分離若干米(m),也能基于耦合模式理論使用諧振方案的電力傳輸原理無線傳送電力。MIT研究團隊的無線充電系統采用了諧振的概念(例如,音叉以特定頻率振蕩以使得接近音叉的酒杯以相同頻率振蕩的傾向,使得包含電能的電磁波諧振,而不是使得聲音諧振)。僅當存在具有諧振頻率的設備時才傳送被諧振的電能,并且僅諧振電能的正被使用的部分被重吸收到電磁場中而不是被廣播。因此,與其他電磁波不同,諧振的電能將不影響周圍的設備或人。
發明內容
技術問題
存在一種用于檢測阻抗的改變方法,以此無線電力發送單元(PTU)確定其上放置了無線電力接收單元(PRU)。
然而,當檢測負載(即,阻抗)時,當用于檢測阻抗的改變的閾值設置得過低時,PTU很可能錯誤地檢測阻抗的改變。另一方面,如果用于檢測阻抗的改變的閾值設置得過高,則當對象的阻抗的改變不顯著時,PTU很可能未能檢測到阻抗的改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三星電子株式會社,未經三星電子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346397.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