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透水型再生水泥穩定碎石及其施工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711346250.0 | 申請日: | 2017-12-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101449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6-01 |
| 發明(設計)人: | 肖鵬;顧萬;楊宇軒;王彤;劉安安;許珊珊;仲星全 | 申請(專利權)人: | 揚州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4B28/04 | 分類號: | C04B28/04;E01C3/04;E01C11/22 |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學專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鄒偉紅 |
| 地址: | 225009 ***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天然碎石 穩定碎石 再生骨料 再生水泥 透水 水泥穩定碎石 公路路面基層 質量百分比 水泥 路面基層 透水性能 原料組成 資源循環 水灰比 集料 施工 海綿 | ||
本發明公開一種透水型再生水泥穩定碎石及其施工方法,再生水泥穩定碎石主要由水泥、天然碎石、再生骨料為原料組成,以質量百分比計,包括水泥8%~12%、天然碎石50%~60%、再生骨料30%~40%,水灰比為0.3~0.5。本發明采用以天然碎石、再生骨料為主要原料的公路路面基層水泥穩定碎石,與現有技術中采用天然碎石為集料的水泥穩定碎石相比,能在保障抗壓強度的同時提高路面基層的透水性能,本發明以“海綿城市”透水型道路技術為依托,能降低生產成本,秉承可持續發展理念,資源循環使用。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道路工程建筑材料方向,具體涉及一種透水型再生水泥穩定碎石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術
水泥穩定碎石是我國公路建設中主要的半剛性基層材料,它具有強度高、剛度大、整體性強、水穩性和抗凍性好以及抗行車疲勞性能較好的特點,因此已被廣泛應用于高等級公路、城市道路和機場道路。然而,現有的技術主要采用天然碎石作為水泥穩定碎石的原材料,大量開采天然碎石不僅會造成天然資源的緊張,還會造成一定的生態環境問題。因此,用其他材料來代替部分天然集料在水泥穩定碎石中的應用就顯得尤為重要。
建筑廢棄物經過分撿、破碎處理,可以得到接近混凝土中天然骨料性能的再生骨料。將建筑廢棄物再生骨料用于道路工程,一方面可以減少建筑業對天然骨料的消耗,從而減少對天然砂石的開采,緩解我國資源緊張的局面;另一方面,對大量無害的建筑廢棄物進行循環利用,節約廢棄物占用的土地,減少對周邊環境的影響,符合目前所倡導的“節能減排”、“清潔生產”和“循環經濟”。
近年來,基于“海綿城市”理念的城市規劃和發展理念越來越得到重視,道路工程中也針對道路雨水徑流等具體問題進行了一定的嘗試。目前,透水型
瀝青路面和透水混凝土在道路工程中已得到一定的實踐和應用。研究表明:透水型道路能夠有效將雨水滲流到地表層,有利于解決城市內澇,道路雨水排放問題。透水型道路能夠在短時間內將路面雨水滲流,對于雨水多發季節和地區的道路而言,能夠減少因道路濕滑、雨水堆積造成的交通事故,提高行車舒適性、安全性。然而,水泥穩定碎石作為半剛性基層材料,透水型能欠佳。因此,對水泥穩定碎石級配進行調整,在保證強度的基礎上提高水泥穩定碎石的滲水性能就顯得尤為重要。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透水型再生水泥穩定碎石及其施工方法,用建筑垃圾制成的再生骨料代替部分天然碎石,在保障施工和易性和技術可靠性的基礎上,節約資源使用。
本發明是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實現的:
一種透水型再生水泥穩定碎石,主要由水泥、天然碎石和再生骨料組成,以質量百分比計,水泥 8%~12%、天然碎石 50%~60%、再生骨料 30%~40%,水灰比為0.3~0.5。
為了獲得性能更優的水泥穩定碎石,再生骨料的粒徑控制在26.5mm以下,更優為控制在4.75~26.5mm之間。再生骨料是由廢棄建筑物通過專業的破碎設備進行加工處理,其流水線操作過程中產生的再生骨料的粒徑大小不一。粒徑較大的再生骨料,其材料質量較差,會影響成形的水泥穩定碎石的性能。因此,對再生骨料的粒徑大小做出限定有利于保障水泥穩定碎石原材料的性能。
為了獲得性能更優的水泥穩定碎石,所述的的再生骨料的壓碎值控制在26wt%以下,含泥量控制在1wt%以下,針片狀含量控制在15wt%以下。
為了獲得性能更優的水泥穩定碎石,所述水泥穩定碎石的級配范圍為:0.075mm篩孔對應的的質量通過率為0%~3%,2.36mm篩孔對應的的質量通過率為0%~8%,4.75mm篩孔對應的的質量通過率為8%~16%,9.5mm篩孔對應的的質量通過率為24%~38%,19mm篩孔對應的的質量通過率為52%~68%,26.5mm篩孔對應的的質量通過率為70%~82%,31.5mm篩孔對應的的質量通過率為85%~100%。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揚州大學,未經揚州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346250.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保溫材料的加工工藝
- 下一篇:一種水泥穩定基層材料及其設計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