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多孔核殼納米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711346046.9 | 申請日: | 2017-12-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212035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6-29 |
| 發明(設計)人: | 徐冬陽;謝墨;尹華歧 | 申請(專利權)人: | 成都市銀隆新能源有限公司;銀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1J13/02 | 分類號: | B01J13/02;B01J13/04;B01J13/06;B82Y40/00;B82Y20/00;H01M4/36;H01M4/52;H01M4/62;H01M10/0525;H01G11/30;H01G11/36;H01G11/46;H01G11/86 |
| 代理公司: | 北京煦潤律師事務所 11522 | 代理人: | 蘇慶 |
| 地址: | 611435 四川省成都市***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納米復合材料 多孔碳 核殼 制備 氯化鈉 葡萄糖 納米結構 包覆的 金屬鹽 形貌 超級電容材料 金屬氧化物核 納米顆粒表面 催化劑材料 電極材料 復合結晶 均勻包覆 碳納米片 制備產物 制備過程 氬氣氛圍 研磨 復合材料 納米球 粘稠物 殼層 可控 可用 量產 煅燒 加熱 溶解 金屬 | ||
1.一種MxOy@C多孔核殼納米復合材料,其特征在于:多孔碳納米結構殼層均勻包覆于MxOy納米顆粒表面,所述碳納米結構為碳納米片、納米塊或納米球;M為選自Co、Ni中的任一種金屬,M為Co時,x=3、y=4;M為Ni時,x=1、y=1。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納米復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MxOy@C多孔核殼納米復合材料為平均粒徑200~400nm的納米片。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納米復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MxOy@C多孔核殼納米復合材料為平均粒徑100-150nm的納米塊。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納米復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MxOy@C多孔核殼納米復合材料為平均粒徑30-100nm的納米球。
5.根據權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納米復合材料,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孔碳納米結構殼層的厚度為20-100nm。
6.一種權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MxOy@C多孔核殼納米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將可溶性M金屬鹽、葡萄糖以及氯化鈉共同溶解于水中,攪拌后得到均一混合溶液;
(2)加熱后形成粘稠物;
(3)將步驟(2)得到的粘稠物干燥,得到氯化鈉包覆的M金屬鹽-葡萄糖復合結晶粉末;
(4)將研磨好的復合結晶粉末在氬氣氛圍下煅燒,M金屬鹽分解形成M金屬氧化物,葡萄糖在高溫氬氣保護下熱解的碳將所述M金屬氧化物還原成M金屬納米顆粒,并在M金屬納米顆粒周圍形成均勻厚度的多孔碳納米結構;
(5)將步驟(4)得到的納米結構在空氣中煅燒,氧化后得到多孔碳結構包覆的MxOy納米顆粒復合材料。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通過控制所述可溶性M金屬鹽與葡萄糖的質量比為1:2-2:1,得到不同形貌、尺寸的MxOy@C多孔核殼納米復合材料。
8.根據權利要求6或7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1)所述的混合溶液中,氯化鈉的質量濃度為10-20%。
9.根據權利要求6或7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2)加熱后形成粘稠物包括:加熱使葡萄糖變性增加粘度絡合M金屬離子,之后攪拌、蒸發溶液,直至溶液顏色變深變黑,停止攪拌,繼續加熱至溶液呈粘稠狀。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2)所述恒溫為60-95℃,磁力攪拌并蒸發溶液2-6小時。
11.根據權利要求6或7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3)所述干燥是在60-95℃的干燥箱中干燥12-24小時。
12.根據權利要求6或7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4)具體為:將研磨好的復合結晶粉末轉入真空管式爐中,在450-750℃,氬氣氛圍下,流速50-200mL/min,煅燒2-4小時,M金屬鹽分解形成M金屬氧化物,葡萄糖在高溫氬氣保護下熱解的碳將M氧化物還原成M金屬納米顆粒,并在M金屬納米顆粒周圍形成均勻厚度20-100nm的多孔碳納米結構。
13.根據權利要求12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溫度750℃下,煅燒2小時。
14.根據權利要求6或7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5)具體為:將步驟(4)得到的納米結構在空氣中200-350℃下煅燒4-12小時,氧化后得到多孔碳結構包覆的MxOy納米顆粒復合材料。
15.一種權利要求6-14任一所述的MxOy@C多孔核殼納米復合材料的用途,其特征在于:
用于制作電極材料、超級電容或電化學析氧催化劑。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成都市銀隆新能源有限公司;銀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成都市銀隆新能源有限公司;銀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346046.9/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氮摻雜炭氣凝膠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
- 下一篇:一種自修復微膠囊及其制備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