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車輛遠光燈使用狀態監督報警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711342217.0 | 申請日: | 2017-12-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961636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7-02 |
| 發明(設計)人: | 趙樹理 | 申請(專利權)人: | 鄭州特瑞通節能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8G1/017 | 分類號: | G08G1/017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450001 河南省鄭州市高新技***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車輛遠光燈 報警 記錄 監督 遠光燈狀態 報警平臺 車輛檢測 車輛識別 車牌信息 網絡發送 違章信息 遠光燈 檢測 對向 會車 監測 交通 | ||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車輛遠光燈使用狀態監督報警方法,第一車輛根據檢測到的第一車輛的會車操作,第一車輛檢測對向第二車輛是否開啟遠光燈,若是則第一車輛識別并記錄第二車輛的車牌號,同時監測第二車輛遠光燈的持續時間,若第二車輛的遠光燈狀態持續到輛車分離,則將所記錄的第二車輛的車牌號及違章信息通過網絡發送至交通報警平臺;否則清除記錄的車牌信息并結束本次監督檢測。該車輛遠光燈使用狀態監督報警方法具有設計科學、實用性強、使用方便、簡單高效的優點。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了一種車輛遠光燈使用狀態監督報警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對汽車的擁有量越來越高,但是人們的安全行車和文明行車意識卻并不高。夜間行車開啟遠光燈時會嚴重影響對面來車司機的視線,極易引發交通事故,交通法規也規定“夜間會車應當在距相對方向來車150米以外改用近光燈,在窄路、窄橋與非機動車會車時應當使用近光燈。”為了規范遠光燈使用,目前通常是在部分區域設置有遠光燈抓拍設備,但是由于該設備是固定的,難以對移動的車輛起到有效監督作用。
為了解決以上存在的問題,人們一直在尋求一種理想的技術解決方案。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從而提供一種設計科學、實用性強、使用方便、簡單高效的車輛遠光燈使用狀態監督報警方法。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車輛遠光燈使用狀態監督報警方法,第一車輛根據檢測到的第一車輛的會車操作,第一車輛檢測對向第二車輛是否開啟遠光燈,若是則第一車輛識別并記錄第二車輛的車牌號,同時監測第二車輛遠光燈的持續時間,若第二車輛的遠光燈狀態持續到輛車分離,則將所記錄的第二車輛的車牌號及違章信息通過網絡發送至交通報警平臺;否則清除記錄的車牌信息并結束本次監督檢測。
基于上述,所述違章信息包括違章時間、違章地點和違章原因。
基于上述,所述違章信息包括包含違章時間和違章地點的違章視頻。
本發明相對現有技術具有突出的實質性特點和顯著的進步,具體的說,本發明通過每一輛車輛實時監測道路上所遇到的其他車輛的遠光燈使用狀態,并實時將違章信息上傳至交通報警平臺進行舉報,大眾參與監督,有效提升司機正確使用遠光燈的意識,其具有設計科學、實用性強、使用方便、簡單高效的優點。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做進一步的詳細描述。
一種車輛遠光燈使用狀態監督報警方法,第一車輛根據檢測到的第一車輛的會車操作,第一車輛檢測對向第二車輛是否開啟遠光燈,若是則第一車輛識別并記錄第二車輛的車牌號,同時監測第二車輛遠光燈的持續時間,若第二車輛的遠光燈狀態持續到輛車分離,則將所記錄的第二車輛的車牌號及違章信息通過網絡發送至交通報警平臺;否則清除記錄的車牌信息并結束本次監督檢測。
夜晚行車時,若對面來車有開啟遠光燈,則需要通過會車操作來提醒對面來車切換為近光燈。當第一車輛檢測到本車的會車操作時,說明可能存在對面來車即第二車輛開啟遠光燈的情況,則第一車輛檢測第二車輛是否開啟遠光燈,若第二車輛未開啟遠光燈則結束檢測,若第二車輛開啟了遠光燈則第一車輛識別并記錄第二車輛的車牌號,同時監測第二車輛遠光燈開啟狀態的持續時間,如果第二車輛根據第一車輛的會車操作關閉了遠光燈,則第一車輛清除所記錄的車牌信息并結束本次監督檢測,如果第二車輛未關閉遠光燈且遠光燈開啟狀態持續到車輛分離,則將所記錄的第二車輛的車牌號及違章信息通過網絡發送至交通報警平臺進行舉報。
本實施例中,所述違章信息包括違章時間、違章地點和違章原因。
優選地,所述違章信息包括包含違章時間和違章地點的違章視頻,方便對違章情況進行鑒定。
最后應當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發明的技術方案而非對其限制;盡管參照較佳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了詳細的說明,所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依然可以對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進行修改或者對部分技術特征進行等同替換;而不脫離本發明技術方案的精神,其均應涵蓋在本發明請求保護的技術方案范圍當中。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鄭州特瑞通節能技術有限公司,未經鄭州特瑞通節能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342217.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