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含微孔-介孔的核殼結構Ti-MWW分子篩制備及應用有效
| 申請號: | 201711339939.0 | 申請日: | 2017-12-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999125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9-08 |
| 發明(設計)人: | 王志光;李進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觸媒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1J29/89 | 分類號: | B01J29/89;C01B39/08;C07D301/12;C07D303/04 |
| 代理公司: | 大連東方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21212 | 代理人: | 周媛媛;李馨 |
| 地址: | 116000 遼寧省***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微孔 結構 ti mww 分子篩 制備 應用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含微孔?介孔的核殼結構Ti?MWW分子篩制備及應用,本發明所述制備特征是將Ti?MWW分子篩在酚醛樹脂的乙醇溶液中浸漬,取出干燥,重復上述浸漬?干燥1~3次,再在N2氣氛下進行熱處理使得酚醛樹脂炭化并積碳于Ti?MWW分子篩表面,形成C?Ti?MWW分子篩,再與CTAB、P123、硅酸烷基酯等形成的溶液混合低溫晶化,形成Si介孔結構的外殼,最后通過焙燒除去表面沉積碳、CTAB、P123等,得到微孔?介孔的核殼結構Ti?MWW分子篩。本發明這種鈦硅分子篩可以應用于丙烯環氧化催化劑,其獨特結構能夠增加表面疏水性,降低失活概率,提高反應活性、選擇性和催化劑壽命,具有很好的應用前景。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到一種含微孔-介孔的核殼結構Ti-MWW分子篩其制備方法,其應用涉及到丙烯在乙腈為溶劑中與H2O2氧化反應生產環氧丙烷,屬于無機化工材料合成領域。
背景技術
文獻(Chemistry Letters,2000:774)最先公開報道Ti-MWW分子篩的合成。之后文獻(Catalysis Surveys from Asia,2004,A(2):137)報道稱Ti-MWW分子篩是目前烯烴環氧化反應中最有效的鈦硅分子篩催化劑,一直以來受到了研究者們的廣泛關注。
用TS-1和Ti-MWW分子篩可以用作丙烯制環氧丙烷的新工藝(HPPO)催化劑。HPPO過程最優溶劑分別為甲醇和乙腈,主產物為環氧丙烷。副產物主要為環氧丙烷在酸性作用下的開環水解形成的1,2-丙二醇等,這主要是由催化劑中的硅羥基、鈦羥基、鈦活性中心與過氧化氫形成的絡合物Ti-OOH而形成的弱酸位導致的。
專利CN101397282B披露的是丙烯、氧氣、氫氣、甲醇等溶劑在TS-1分子篩催化劑混合接觸反應,丙烯轉化率和氫氣有效利用率都很低,催化反應產生大量副產物,催化劑失活快,壽命短,不適合丙烯環氧化的高效轉化。
專利CN103121982B披露在MFI結構鈦硅分子篩催化劑上丙烯環氧化反應,采用有機硅增加鈦硅分子篩表面的疏水性,但是丙烯轉化率、環氧丙烷選擇性等方面均較低,難以達到工業應用的水平。
專利CN03805131和CN100441572C利用Ti-MWW分子篩作為催化劑,在醇、酮、醚、酯、腈、烴、鹵代烴等溶劑下丙烯和過氧化氫的環氧化反應生成1,2-環氧丙烷,由于表面羥基親水性等問題不能達到較高的丙烯轉化率、過氧化氫的較高利用率和較長的催化劑使用壽命。
對TS-1催化丙烯環氧化過程,用甲醇作溶劑對反應過程有較高的環氧丙烷產率,但較Ti-MWW催化體系而言,環氧丙烷產率仍要低許多,說明Ti-MWW對丙烯環氧化過程有更高的催化活性。Ti-MWW獨特的結構使反應底物分子更易接觸Ti-MWW分子篩骨架中的鈦活性位。
Ti-MWW具有由包含層間硅羥基和由脫硼引起的羥基穴等層間缺陷位,使得具有較強的親水性,因而Ti-MWW中的羥基會優先吸附像甲醇和水等極性分子,而阻礙了反應分子向鈦活性位的擴散,導致在水和甲醇溶劑中環氧丙烷的產率比較低。乙腈作為非質子性溶劑,Ti-MWW體系中環氧化反應活性較采用醇類溶劑時偏低,其惰性和弱堿性能有效抑制環氧丙烷的開環,從而避免生成醚化和水解副產物。
發明內容
本發明針對Ti-MWW表面硅羥基存在產生較強的親水性,降低選擇性的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含微孔-介孔的核殼結構Ti-MWW分子篩,用有機表面活性劑作為導向劑,硅酸烷基酯類作為硅源對常規方法合成的Ti-MWW分子篩進行改性,提高分子篩的表面疏水性,增進反應分子擴散效率,外殼為Si的介孔分子篩結構,得到一種核殼結構的Ti-MWW分子篩,在乙腈中對液相丙烯環氧化過程提高環氧丙烷的產率和H2O2的利用率,并提高催化劑的壽命。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含微孔-介孔的核殼結構Ti-MWW分子篩制備方法,其方法特征在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觸媒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中觸媒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339939.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