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框體、框體組件及電池模塊有效
| 申請號: | 201711337562.5 | 申請日: | 2017-12-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962186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3-25 |
| 發明(設計)人: | 林建廷 | 申請(專利權)人: | 林建廷 |
| 主分類號: | H01M50/244 | 分類號: | H01M50/244;H01M50/249;H01M50/258;H01M50/289 |
| 代理公司: | 北京信慧永光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290 | 代理人: | 姚垚;曹正建 |
| 地址: | 中國臺灣桃園市蘆竹*** | 國省代碼: | 臺灣;7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框體 組件 電池 模塊 | ||
一種框體,包含一組裝框、第一組裝部以及一第二組裝部;組裝框圍繞有一容置槽;第一組裝部連接于組裝框的一側,且朝遠離容置槽的方向延伸,使得框體上具有第一組裝部的一側的厚度較相對一側厚;第二組裝部位于組裝框上與第一組裝部相鄰的另一側,且朝遠離容置槽的另一方向延伸,使得框體上設有第二組裝部的一側的厚度較相對的一側厚。本發明中框體對接后的結構外形具有多種變化,組合自由度高,多個框體可沿不同軸向方向進行組接。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框體、框體組件及電池模塊,特別是一種組合自由度高的框體、框體組件及電池模塊。
背景技術
隨著能源、減碳等議題日漸受到重視,綠能產業已成為現今各國積極推展的重點項目。其中,可重復充電的二次電池(Secondary Battery),又稱為充電電池或蓄電池,是綠能產業中做為電力來源所不可或缺的技術之一。每一二次電池可視為一單元(unit),基于電池之間可串/并聯的特性,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依據實際所需的電能大小,例如應用于電動機車、電動汽車等載具時,將數個二次電池單元組成一個電池模塊(module),甚至將數個電池模塊組成一個或多個電池組(Battery Pack)。
并且,隨著二次電池技術的快速發展,二次電池模塊可應用的范圍越來越廣。在可預期的未來,二次電池將成為家用、車用等各種日常生活中的電力來源,使用量將快速成長。然而,傳統的二次電池電池模塊的規格與外觀均是針對各別需求而訂制,并沒有可供額外擴充的設計,且外觀的設計也通常沒有變化性。也就是說,傳統的二次電池電池模塊的適用性狹窄,針對不同的用電需求與外界環境的不同,僅能以重新開模方式應對,耗時且投資成本高。因此,對于如何將二次電池模塊化,以依據不同需求組合出自定義的二次電池模塊,將是未來綠能產業中所著重的項目之一。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框體、框體組件及電池模塊,具有高組合自由度。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通過如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根據本發明所公開的一種框體,包含一組裝框、第一組裝部以及一第二組裝部。組裝框圍繞有一容置槽。第一組裝部連接于組裝框的一側,且朝遠離容置槽的方向延伸,使得框體上具有第一組裝部的一側的厚度較相對一側厚。第二組裝部位于組裝框上與第一組裝部相鄰的另一側,且朝遠離容置槽的另一方向延伸,使得框體上設有第二組裝部的一側的厚度較相對的一側厚。
根據本發明所公開的一種框體組件,包含至少二個如前所述的框體,至少二所述框體經由多個所述組裝框相疊,其中多個所述容置槽相對準且共同形成一容置空間。
根據本發明所公開的一種電池模塊,適于容納一電池盒,包含至少一個如前所述的框體組件及至少二蓋體。蓋體分別可拆卸地設置于該框體組件的至少二所述框體上,以遮蓋該容置空間的相對兩側。
換句話說,本發明提供一種框體,包含:一組裝框,圍繞有一容置槽;一第一組裝部,位于該組裝框的一側,且朝遠離該容置槽的一方向延伸,使得該框體上設有該第一組裝部的一側的厚度較相對的一側厚;以及
一第二組裝部,位于該組裝框上與該第一組裝部相鄰的另一側,且朝遠離該容置槽的另一方向延伸,使得該框體上設有該第二組裝部的一側的厚度較相對的一側厚。
該組裝框、該第一組裝部與該第二組裝部為一體成形,且該第一組裝部與該第二組裝部彼此相連地分別位于該框體的相鄰側。
本發明提供一種框體組件,包含:至少二個如上所述的框體,至少二所述框體經由多個所述組裝框相疊,其中多個所述容置槽相對準且共同形成一容置空間。
至少二所述框體的多個所述第一組裝部與多個所述第二組裝部分別位于該容置空間的相異側。
至少二所述框體其中一者的該第一組裝部與該第二組裝部分別突出另一該框體的該組裝框上沒有該第一組裝部與該第二組裝部的外壁面。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林建廷,未經林建廷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337562.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免縫合支架人工血管
- 下一篇:一種智能問答系統的實現方法和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