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易于裝配的EGR冷卻器在審
| 申請號: | 201711335966.0 | 申請日: | 2017-12-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104987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6-01 |
| 發明(設計)人: | 張守都;金江恒;葉萬鑫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銀輪機械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02M26/32 | 分類號: | F02M26/32 |
| 代理公司: | 杭州永曙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80 | 代理人: | 商旭東;楊斌 |
| 地址: | 317200 浙江省臺州***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主板 水殼體 翻邊 底板 冷卻管 氣路系統 水路系統 穿孔 氣室 外壁 生產成本 裝配 產品裝配 端面焊接 可裝配性 零件加工 外壁焊接 裝配關系 導通 內壁 內腔 水管 封閉 保證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易于裝配的EGR冷卻器,包括水殼體、水管和多個冷卻管,水殼體兩端設有主板和氣室;所述的主板包括底板,底板的四周具有翻邊,底板上開設有多個穿孔,冷卻管兩端分別插入主板的穿孔內,其內腔兩端與氣室的內腔導通形成氣路系統;冷卻管的外壁與水殼體和兩端主板之間的空間構成水路系統,氣路系統和水路系統相互獨立且封閉;主板翻邊的端面與水殼體的端面焊接,氣室一端的內壁分別與主板翻邊的外壁和水殼體的外壁焊接。本發明可減少主板的裝配關系,提高了產品可裝配性,降低了產品裝配難度,進而降低了產品的生產成本;主板僅需要保證翻邊外側尺寸,能降低零件加工難度,進一步降低了零件的生產成本。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熱交換器技術領域,尤其涉及EGR冷卻器領域,具體地說是一種易于裝配的EGR冷卻器。
背景技術
廢氣再循環技術是發動機實現國3以上排放的主要技術路線之一。廢氣再循環進入發動機氣缸之前需要通過廢氣再循環冷卻器(簡稱EGR冷卻器)冷卻到一定溫度。隨著國家排放法規的加嚴,發動機排放對EGR冷卻器的換熱功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就需要EGR冷卻器使用更多數量的冷卻管來提升換熱功率。
目前EGR冷卻器比較常見的結構,如圖1和圖2所示,包括水殼體4,水殼體4上設有水管3,水殼體的內腔設置有多個冷卻管5,水殼體4兩端設有主板2和氣室1;所述的主板2包括底板201,底板201的四周具有翻邊203,底板201上開設有多個穿孔202,所述的冷卻管5兩端分別插入兩端主板2的穿孔202內,并與主板2焊接;冷卻管5的兩端與氣室1的內腔101導通形成氣路系統;冷卻管5的外側與水殼體4和兩端主板2之間的空間構成水路系統;主板翻邊203的內壁與水殼體4的外壁和焊接,主板翻邊203的外壁與氣室1一端的臺階面102焊接。
這種結構的EGR冷卻器,在裝配時,首先將主板2與冷卻管5裝配好,再將主板2插入水殼體4,最后將氣室1裝配在主板2的外側,裝配關系較復雜,隨著冷卻管數量的增加,則裝配難度更大。
因此改善零件裝配關系是提高EGR冷卻器可裝配性的有效措施之一。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是現有技術存在的上述技術問題,旨在提供一種易于裝配的EGR冷卻器。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一種易于裝配的EGR冷卻器,包括水殼體,水殼體上設有與水殼體內腔連通的水管,水殼體內腔設置有多個冷卻管,水殼體兩端設有主板和氣室;所述的主板包括底板,底板的四周具有翻邊,底板上開設有多個穿孔,所述的冷卻管兩端分別插入兩端主板的穿孔內并焊接;冷卻管的內腔兩端與氣室的內腔導通形成氣路系統;冷卻管的外壁與水殼體和兩端主板之間的空間構成水路系統,氣路系統和水路系統相互獨立且封閉;其特征在于主板翻邊的端面與水殼體的端面焊接,氣室一端的內壁分別與主板翻邊的外壁和水殼體的外壁焊接。
本發明的一種易于裝配的EGR冷卻器,具有以下有益的技術效果:
1、由于主板與水殼體采用端面對焊的方式連接,可減少主板的裝配關系,提高了產品可裝配性,降低了產品裝配難度,進而降低了產品的生產成本;
2、本發明的主板僅需要保證翻邊外側尺寸,能降低零件加工難度,進一步降低了零件的生產成本。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的氣室1的主體為圓錐形結構,大口徑的一端具有一個圓管結構,該圓管結構的內表面形成與主板翻邊的外壁和水殼體的外壁連接的臺階面。
作為本發明的再進一步改進,所述的臺階面與氣室主體的連接部分具有一個膨出帶,使該處的壁厚增大,以提高氣室的強度。
作為本發明的再進一步改進,所述的膨出帶與圓管結構之間通過圓弧面過渡。
作為本發明的再進一步改進,所述主板的翻邊與底板之間通過圓弧面過渡。
作為本發明的再進一步改進,主板的圓弧面與氣室的圓弧面相切。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銀輪機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浙江銀輪機械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335966.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發動機及其混合進氣裝置
- 下一篇:燃料控制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