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金屬帶材彈性極限測量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711335523.1 | 申請日: | 2017-12-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168414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4-14 |
| 發明(設計)人: | 李輝;徐先慶;眭忠海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四十一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G01B5/30 | 分類號: | G01B5/30;G01N3/20;G01N3/02 |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華信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余成俊 |
| 地址: | 233010 ***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金屬 彈性 極限 測量 裝置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金屬帶材彈性極限測量裝置,包括底座,底座上設有夾持部分、定位部分、位移加載部分和變形測量部分;夾持部分安裝座和壓板,壓板由驅動裝置推動;定位部分包括定位塊和支撐桿,定位塊上設有定位槽;位移加載部分包括電機座、電機和偏心輪加載機構,電機轉動角度可精確控制,偏心輪加載機構用于在試樣一端施加位移,使試樣產生彎曲變形;變形測量部分包括工業相機、鏡頭和光源,光源和工業相機分別設置在試樣的兩側;底座內部設有控制和電氣元件,側面還設有屏幕和按鍵。本發明對試樣端部施加逐步增大的位移,檢測試樣的永久變形量,通過計算試樣的彎曲應力,低成本、自動、準確、方便的測量各類金屬帶材的彈性極限。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金屬帶材測量裝置領域,具體是一種金屬帶材彈性極限測量裝置。
背景技術
在機械制造領域,金屬帶材被廣泛應用于制作各類彈性零件,因此彈性極限是衡量其力學特性的一個重要物理量。在實際應用中,一般要求彈性零件的工作應力在其材料的彈性極限以下。然而,材料的彈性極限一般要采用專業的材料試驗機通過拉伸試驗才能獲取,需要較多的時間和財力。因此,工程中廣泛采用的是測量材料硬度,再通過硬度與其力學性能之間的經驗關系,進而衡量材料的性能。但是不同的材料其硬度和彈性極限并沒有非常嚴格的對應關系,采用這種測量方式結果不夠直觀,且存在較多的不確定性。因此,現有技術有待于更進一步的改進和發展。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金屬帶材彈性極限測量裝置,以解決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實現自動、準確、方便的測量各類金屬帶材的彈性極限。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金屬帶材彈性極限測量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設置在底座上的夾持部分、定位部分、位移加載部分和變形測量部分,其中定位部分水平定位放置待測金屬帶材,夾持部分夾持固定水平狀態的待測金屬帶材,且夾持固定時定位部分脫離待測金屬帶材,位移加載部分在待測金屬帶材一端加載力使待測金屬帶材該端向下產生彎曲位移,變形測量部分采用光學圖像采集方式采集待測金屬帶材的永久變形量。
所述的一種金屬帶材彈性極限測量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部分包括豎直安裝在底座頂部的可電動升降的支撐桿,支撐桿上端固定連接有定位塊,定位塊頂面設有與待測金屬帶材等寬的定位槽,待測金屬帶材中間定位放置在定位槽中。
所述的一種金屬帶材彈性極限測量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夾持部分包括固定在底座上的安裝座,以及懸于安裝座上方的懸架,懸架頂部安裝有驅動裝置,安裝座上方設有壓板,所述驅動裝置與壓板連接并驅動壓板升降,待測金屬帶材一側置于安裝座上,由驅動裝置帶動壓板將待測金屬帶材壓緊固定在安裝座上。
所述的一種金屬帶材彈性極限測量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驅動裝置為液壓缸或氣缸或推桿電機。
所述的一種金屬帶材彈性極限測量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移加載部分包括固定在底座上并位于待測金屬帶材長邊延伸線方向上的電機座,電機座朝向待測金屬帶材端部的座面上轉動安裝有轉輪,電機座另一側座面安裝有與轉輪傳動連接的電機,轉輪上偏心鉸接有二連桿,二連桿下端連接有用于向待測金屬帶材端部施加力的壓座,由轉輪、二連桿和壓座構成偏心輪加載機構。
所述的一種金屬帶材彈性極限測量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電機為步進電機或伺服電機。
所述的一種金屬帶材彈性極限測量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變形測量部分由工業相機和光源構成,通過工業相機采集待測金屬帶材的永久變形量,光源和工業相機分列于待測金屬帶材兩側形成背光照明方式。
與已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體現在:
1.待測量待測金屬帶材定位和固定準確,提高測量精度;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四十一研究所,未經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四十一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335523.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