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晾衣架在審
| 申請號: | 201711334924.5 | 申請日: | 2017-12-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041948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5-18 |
| 發明(設計)人: | 黃師 | 申請(專利權)人: | 柳州旭至自動化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47G25/32 | 分類號: | A47G25/32;A47G25/20;A47G25/14;A47G25/4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奇智新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340 | 代理人: | 林鵬 |
| 地址: | 545001 廣西壯族*** | 國省代碼: | 廣西;4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晾衣架 | ||
本發明提供一種晾衣架,其在攜帶時,可將掛鉤沿容納槽滑動至容納槽內,并利用蓋體封閉容納槽的第一開口,此時,掛鉤收容于支撐本體的容納槽內,以防止外露的掛鉤鉤傷衣物,同時,掛鉤收容于支撐本體內后能夠減少衣架的占地面積,更方便攜帶。掛衣服時,打開蓋體,頂住彈性膜使其朝向掛鉤翹起,進而將掛鉤的鉤部推出容納槽的第一開口外,方便將掛鉤拉出容納槽。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晾衣架。
背景技術
衣架作為居家生活的必備品,其主要用于晾曬和懸掛衣物。現有技術中的衣架在使用時主要存在以下缺點:1、衣架的掛鉤與衣架的支撐架本體通常是固定連接,在旅行時,人們通常將衣架與衣服同時放入行李箱內,此時,衣架的掛鉤容易鉤傷衣物,導致衣服的損壞。2、現有技術的衣架,通常一個衣架只能掛一件衣服,且很少配有衣夾,不便于襪子以及胸衣的晾曬。3、現有技術的衣架,當衣服掛接在衣架上后,衣服的前幅和后幅距離較近,導致衣服內通風差,衣服曬干速度較慢。公告號為CN205306648U的中國實用新型專利,其公開了一種雙桿的晾衣架,其將晾衣架設為雙桿,可以在晾曬的時候有效的將衣服撐開,加大衣物的內部的空隙,從而使得衣服上的水分更容易蒸發,縮短了晾曬的時間。然而,該雙桿的晾衣架采用前后并排的雙桿,其從衣服的肩部開始撐開衣服,容易導致衣服的肩部變大,而發生變形,影響衣服的美觀。為減少衣服的形變,其設計的雙桿間的最大距離不能過大,而雙桿間的距離較小會降低衣服的干燥速度。4、衣架防風性能較差,在晾曬衣物時,常有衣物被風吹落。公告號為CN204600113U的中國實用新型專利,其公開了一種多功能防脫落衣架,掛鉤與支架的連接處通過軸連接有頂片,頂片端部正好能夠和活節二咬合。當活節二和頂片相互咬合時,把整個掛鉤由半圓封閉成整圓,可徹底防止衣掛被風吹落。然而,該多功能防脫落衣架的活節二和頂片不能自動咬合,其僅適用手部可觸摸到的高度適用,使用不方便。公告號為CN205197684U的中國實用新型專利,其公開了一種強力防風衣架,其在衣架本體的掛鉤下端安裝有彈性防脫鉤,通過彈性防脫鉤防止掛鉤脫落。然而,彈性防脫鉤受到晾衣桿的壓迫下往里運動,導致其對晾衣桿進入掛鉤的掛孔造成阻礙,且彈性防脫鉤亦容易受到晾衣桿的阻礙,不容易恢復原位,進而起不到防脫的作用。5、現有技術的衣架,其掛鉤頂部通常為弧形,衣架掛在晾衣桿上時,需晾桿與墻頂或衣柜頂部具有較大空間,才能夠將衣架順利放入晾衣桿,導致空間的浪費。
發明內容
針對上述存在的問題,有必要提供一種晾衣架,其能夠在攜帶時防止外露的掛鉤鉤傷衣物。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晾衣架,包括支撐本體及掛鉤,所述掛鉤包括連接桿及與所述連接桿一端連接的鉤部,所述支撐本體內設有容納槽,所述容納槽貫通所述支撐本體的相對兩側以分別形成一第一開口及第二開口,所述晾衣架還包括蓋體及彈性膜,所述蓋體轉動地裝設在支撐本體上,以打開或封閉所述容納槽的第一開口;所述彈性膜固定連接在所述支撐本體上以封閉所述容納槽的第二開口;所述連接桿遠離所述鉤部的一端穿設所述第一開口,所述連接桿遠離所述鉤部的一端形成一限位凸緣,所述限位凸緣滑動地裝設于所述容納槽內,所述限位凸緣的外徑大于所述第一開口,以防止所述限位凸緣從所述第一開口處脫離;所述掛鉤收容于所述容納槽內;所述彈性膜能夠受力發生彈性形變,以朝向所述掛鉤翹起,進而將所述掛鉤的鉤部推出所述容納槽的第一開口外。
進一步地,所述鉤部包括固定桿、直桿、卡持桿及扭簧,所述固定桿的一端與所述連接桿連接,所述直桿的一端與所述固定桿的自由末端連接并與所述連接桿垂直,所述卡持桿位于所述直桿的下方,所述卡持桿包括卡持部及與所述卡持部一端連接的導向部,所述卡持部遠離所述導向部的一端通過一樞轉部與所述固定桿轉動連接,所述卡持部沿遠離所述連接桿的方向朝向所述直桿延伸,所述導向部沿遠離所述連接桿的方向朝背向所述直桿的方向延伸,以與所述直桿共同圍成一導向口,所述扭簧套接在所述樞轉部上,初始狀態下,所述扭簧使得所述導向部與所述卡持部的連接處與所述直桿相接觸。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柳州旭至自動化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柳州旭至自動化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334924.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