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高精密保密型筆夾模具在審
| 申請號: | 201711333927.7 | 申請日: | 2017-12-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971406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5-01 |
| 發明(設計)人: | 陳永隆;陳叔林;柯林 | 申請(專利權)人: | 溫州市永舟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1D37/12 | 分類號: | B21D37/12 |
| 代理公司: | 溫州甌越專利代理有限公司33211 | 代理人: | 程安 |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溫***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精密 保密 型筆夾 模具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模具加工設備技術領域,具體為高精密保密型筆夾模具。
背景技術
模具,工業生產上用以注塑、吹塑、擠出、壓鑄或鍛壓成型、冶煉、沖壓等方法得到所需產品的各種模子和工具。簡而言之,模具是用來制作成型物品的工具,這種工具由各種零件構成,不同的模具由不同的零件構成。它主要通過所成型材料物理狀態的改變來實現物品外形的加工。在外力作用下使坯料成為有特定形狀和尺寸的制件的工具。廣泛用于沖裁、模鍛、冷鐓、擠壓、粉末冶金件壓制、壓力鑄造,以及工程塑料、橡膠、陶瓷等制品的壓塑或注塑的成形加工中。模具具有特定的輪廓或內腔形狀,應用具有刃口的輪廓形狀可以使坯料按輪廓線形狀發生分離(沖裁)。應用內腔形狀可使坯料獲得相應的立體形狀。模具一般包括動模和定模(或凸模和凹模)兩個部分,二者可分可合。分開時取出制件,合攏時使坯料注入模具型腔成形。模具是精密工具,形狀復雜,承受坯料的脹力,對結構強度、剛度、表面硬度、表面粗糙度和加工精度都有較高要求,模具生產的發展水平是機械制造水平的重要標志之一。
現在的筆夾由于其使用量大,因此其生產加工是依靠模具進行的,現有的筆夾在生產過程中,不能保證筆夾模具的加工精度,而且在加工過程中較不平穩,強度較低,結構復雜,使用不便。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高精密保密型筆夾模具,解決了背景技術中所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高精密保密型筆夾模具,其結構包括上模座、下模座、沖壓頭、固定基座、模具孔、第一定位桿、第一定位孔、第二定位桿、第二定位孔、氣缸和固定墊腳,所述上模座的頂部中間設有氣缸,所述氣缸的底部設有伸縮桿,所述伸縮桿的底部焊接有沖壓頭,所述沖壓頭的底部兩側設有第一定位孔,所述沖壓頭的中間分布有第二定位孔,所述第一定位孔和第二定位孔的底部設有第一定位桿和第二定位桿,且均為對應結構,所述第一定位桿和第二定位桿的底部設有固定基座,所述固定基座的內部分布有模具孔,所述模具孔的內部設有筆夾模具孔,所述固定基座的底部設有下模座,所述下模座的底部設有固定墊腳;所述下模座的內部包括有金屬層、復合層、鋼絲網和緩沖層,所述下模座的內側頂部設有金屬層,所述金屬層的底部設有復合層,所述復合層的底部設有鋼絲網,所述鋼絲網的內部設有緩沖層。
作為本發明的一種優選實施方式,所述緩沖層的內部均勻填充分布有連接彈簧組,且所述連接彈簧組為金屬不銹鋼材質,使得整體加工過程中平穩,減小噪音,提高效率。
作為本發明的一種優選實施方式,所述復合層的厚度為12mm,且所述復合層的內部分布有尼龍加固筋,進一步加強了結構強度。
作為本發明的一種優選實施方式,所述上模座和下模座的拐角處焊接有液壓桿,便于提高或降低上模座和下模座的高度。
作為本發明的一種優選實施方式,所述下模座與固定墊腳之間均焊接有減震彈簧,減小震動感,增強穩定性。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該高精密保密型筆夾模具,通過在下模座的內部設置的多層材質,使得下模座更加穩定,提高了整體模具的堅固度,進一步提高了筆夾模具的制造效率,增大緩沖性能,通過設置的第一定位桿和第一定位孔,第二定位桿和第二定位孔,實現了筆夾模具的高精密性,使得精確度更高,定位更加準確,筆夾模具制造的較為精密保密,結構簡單,成本低,設計合理,易于實現。
附圖說明
通過閱讀參照以下附圖對非限制性實施例所作的詳細描述,本發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優點將會變得更明顯:
圖1為本發明高精密保密型筆夾模具的整體結構圖;
圖2為本發明高精密保密型筆夾模具的固定基座俯視圖;
圖3為本發明高精密保密型筆夾模具的模具孔結構圖;
圖4為本發明高精密保密型筆夾模具的下模座內部材質結構圖。
圖中: 上模座-1、下模座-2、沖壓頭-3、固定基座-4、模具孔-5、第一定位桿-6、第一定位孔-7、第二定位桿-8、第二定位孔-9、氣缸-10、固定墊腳-11、液壓桿-12、伸縮桿-13、減震彈簧-14、筆夾模具孔-15、金屬層-16、復合層-17、鋼絲網-18、緩沖層-19。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發明實現的技術手段、創作特征、達成目的與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進一步闡述本發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溫州市永舟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溫州市永舟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333927.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