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手機、具有觸控板操作功能的手機后殼及其制造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711332996.6 | 申請日: | 2017-12-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910229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6-21 |
| 發明(設計)人: | 不公告發明人 | 申請(專利權)人: | 馬艷梅 |
| 主分類號: | B29C45/14 | 分類號: | B29C45/14;B29C45/27;B29C45/34;B29C45/73;B29C45/40;B29C33/12;B29L31/3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830002 新疆維吾爾自*** | 國省代碼: | 新疆;6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觸控板操作 手機 手機后殼 后殼 制造 注塑 潛伏式澆口 膜片表面 系統結構 智能終端 注塑模具 觸控板 翻邊 料流 漏膠 沖刷 塑料 保證 | ||
本發明涉及智能終端設計領域,具體為一種手機、具有觸控板操作功能的手機后殼及其制造方法。該手機包括具有觸控板操作功能的后殼,所述后殼采用觸控板IMR工藝注塑模具制造,本發明中,潛伏式澆口系統結構解決的技術問題是:保證塑料料流不能沖刷翻邊注入到膜片表面,即注塑漏膠問題。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智能終端設計領域,具體為一種手機、具有觸控板操作功能的手機后殼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智能手機屏幕趨于大屏化,使用操作需一只手持手機,另一只手操作屏幕,雙手配合才能完成,給使用者帶來不便;針對該缺陷,現有技術中已經設計有使手機后殼具有觸控板操作功能的智能手機,該技術屬于現有技術,然而,現有技術中,針對具有觸控板操作功能的手機后殼的注塑模具制造工藝效率低下,且由現有的注塑模具制造的具有觸控板操作功能的手機后殼在結構強度、密封性、以及抗老化等性能上都有待提高。
IMR工藝是將連續片材的一部分置于模具腔內,注塑后塑膠將片材表面絲印的圖案帶走,與片材分離;IML是將背面絲印的透明片材成型后置于模具腔內,注塑后與塑膠結合為一體,絲印部分夾在片材與塑膠之間IMF、INS與IML工藝過程相似,不同的是IMF是將整張邊緣較淺的膜片進行注塑,IML只是對產品局部區域進行鑲膜片注塑;INS則是相對IMF將整張帶外觀的薄膜進行邊緣深拉伸后做成鑲件后再進行注塑行業內一般將IML/IMF/INS稱為IMD,而將IMR獨立出來IMD與IMR的區別成品的區別主要在于表面是否有一層透明材料:IMD表面有一層透明的PC或PET片材(約0.1mm),圖案不易磨損;IMR表面只是一層油墨(厚度可以只有幾微米),不如IMD耐磨;IMR應用的一個優勢是對于帶紋理的裝飾,圖案比較真實,注塑成型周期短,成本相對較低,產業上已有較廣的應用,但相關的塑件成型理論及成型裝備不能對整張膜片成型做到零缺陷生產,擬結合某新款手機具有觸控板操作功能的后殼應用IMR制程生產所需的IMR注塑成型模具做出結構設計創新。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手機及其制造方法,該手機包括具有觸控板操作功能的后殼,所述后殼采用觸控板IMR工藝注塑模具制造,所述模具,設計合理,結構緊湊,工作穩定,安全可靠,使用便利;為解決上述現有的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如下方案:一種手機及其制造方法,該手機包括具有觸控板操作功能的后殼,所述后殼采用觸控板IMR工藝注塑模具制造,所述觸控板IMR工藝注塑模具,包括澆口襯套1、定位圈2、面板3、型腔鑲件固定螺絲4、型腔固定板5、定位針彈簧6、定位針7、型腔鑲件8、精定位塊9、型芯鑲件10、型芯鑲件固定螺絲11、型芯固定板12、頂針板導柱13、復位桿彈簧14、頂針蓋板15、頂針推板16、模腳17、底板18、垃圾釘19、拉料桿20、支撐柱21、流道頂針22、水道23、快速接通頭24、密封圈25、增強型頂針26、排氣槽27、引氣槽28、排氣邊 29、復位桿耐磨塊30、復位桿31、導套32、模仁虎口33、平衡塊 34、導柱35、預裁PET膜片36、成型后的注塑產品37、抽氣快速接頭38、氣道39、抽氣針孔40。
所述模具結構采用兩板模冷流道注塑結構方式,布局為一模兩腔
所述模具成型件采用鑲件鑲入方式,主要包括型腔鑲件8和型芯鑲件10,為保證型腔鑲件8和型芯鑲件10開閉時復位的精準性,設計了兩者之間配合定位特征模仁虎口33。
所述模具澆注系統采用冷流道潛伏式澆口澆注方式,單個產品采用雙澆口澆注方式,潛伏式澆口的入澆口設計于澆口頂針26上,澆口直徑為潛伏式澆口有利于產品與流道的自動分離;流道直徑相應的零件包括澆口襯套1、定位圈2、拉料桿20。
所述模具排氣設計采用邊緣排氣槽+頂針孔相結合排氣方式,排氣槽設計于型腔鑲件8一側,組成特征包括排氣槽27、引氣槽28、排氣邊29排氣槽7的深度為0.02mm,主要增強四角轉角的排氣,防止四個轉角排氣不暢通而引氣鼓包缺陷;引氣槽28的深度0.25mm,排氣邊29的深度為0.015mm。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馬艷梅,未經馬艷梅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332996.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汽車空調觸摸板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一種全自動螺母埋入成型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