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用于電路板間連接的對接母座在審
| 申請號: | 201711331055.0 | 申請日: | 2017-12-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011213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5-08 |
| 發明(設計)人: | 張雅芬;黃水橋 | 申請(專利權)人: | 福建晶彩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R12/72 | 分類號: | H01R12/72;H01R12/73;H01R13/02;H01R13/46;H01R13/627 |
| 代理公司: | 北京乾誠五洲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042 | 代理人: | 付曉青;馬文良 |
| 地址: | 362000 福建省泉州***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電路板 連接 對接 | ||
本發明提供一種用于電路板間連接的對接母座,所述對接母座包括對接座、母座、對接直針、母座大彎針和母座小彎針,對接直針包括插頭部和直針端,插頭部穿設在對接座的對接座插接孔內,對接座與對接直針一起由母座的底部裝配到第一凹槽內,對接直針的直針端貫穿母座插接孔,母座大彎針和母座小彎針由母座頂部插入到母座插接孔內并與直針端卡固連接,以形成所述的對接母座。本發明的對接母座與彎角簡牛配合使用,方便不同模塊的電路板電性連接,也方便拆卸,拆卸時不會電路板對造成損害,提高了生產和組裝的效率。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對接母座,具體地說,涉及一種用于電路板間連接的對接母座。
背景技術
隨著電路板技術的發展,電路板的種類和技術水平不斷進步。為了使電路板更高效,功能更多,現有技術中會采用模塊化的電路板。通過將不同模塊的電路板電性連接,從而組成完整的電路。目前,電路板之間或電路板與電子元件之間的電性連接通常是采用焊接的方式來實現。而焊接過程需要耗費大量人力和時間,因此對生產和組裝產生很大影響,不利于提高生產效率。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之處,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用于電路板間連接的對接母座,以克服現有技術中的缺陷。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用于電路板間連接的對接母座,所述對接母座包括對接座、母座、對接直針、母座大彎針和母座小彎針;其中,對接座包括連接部、延伸部以及貫穿于連接部設置的兩排對接座插接孔;連接部的前面中間設有第一凸起,第一凸起的兩側分別設置有第二凸起;連接部的左面和右面上分別設有第三凸起;連接部的后面設有對稱地兩個第四凸起;
母座的底部向內凹設有與連接部相匹配的第一凹槽以及與延伸部相匹配的第二凹槽;母座還具有貫穿設置的兩排母座插接孔;第一凹槽的前槽壁中間設有用于容置第一凸起的第一槽孔,第一槽孔下端開口,第一槽孔的兩側分別設置有用于容置第二凸起的第二槽孔,第一凹槽的左槽壁和右槽壁上分別設有用于容置第三凸起的第三槽孔,第一凹槽的后槽壁的內側設有與第四凸起相匹配的容置部;對接直針包括插頭部和直針端,插頭部穿設在對接座的對接座插接孔內,對接座與對接直針一起由母座的底部裝配到第一凹槽內,對接直針的直針端貫穿母座插接孔,母座大彎針和母座小彎針由母座頂部插入到母座插接孔內并與直針端卡固連接,以形成所述的對接母座;所述的對接母座固定在一電路板的邊緣處,并與固定在另一電路板邊緣處的彎角簡牛配合使用,彎角簡牛上具有與第一槽孔的開口相匹配的對接槽孔,推動第一凸起至所述對接槽孔內,完成電路板間的連接。
作為對本發明所述的對接母座的進一步說明,優選地,第一槽孔的形狀和大小與第一凸起的形狀和大小相匹配,第一槽孔的開口與彎角簡牛的對接槽孔相對設置。
作為對本發明所述的對接母座的進一步說明,優選地,第三槽孔下端開口,且在第三槽孔的近開口端設置有第一擋塊,第一擋塊將第三槽孔分成兩個卡位;第三凸起由第三槽孔上端向開口移動,并由一個槽位越過第一擋塊進入另一個槽位,同時第二凸起由第二槽孔的上端移動到下端,以使所述對接母座處于使用狀態。
作為對本發明所述的對接母座的進一步說明,優選地,母座大彎針包括用于插入到母座插接孔內插接部和用于連接到電路板上的固定部,在插接部的底部設有用于與對接直針的直針端卡固連接的緊固部,緊固部的上方設有與母座插接孔過渡配合的配合部。
作為對本發明所述的對接母座的進一步說明,優選地,緊固部與配合部之間的總長度等于母座插接孔的長度。
作為對本發明所述的對接母座的進一步說明,優選地,母座小彎針的結構與母座大彎針的結構相同。
作為對本發明所述的對接母座的進一步說明,優選地,對接座插接孔在連接部的上面形成長方形出口,在連接部的下面形成正方形出口。
作為對本發明所述的對接母座的進一步說明,優選地,所述長方形出口向內凹設有與對接直針的插頭部大小和形狀相匹配的插頭部容置槽。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福建晶彩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福建晶彩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331055.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