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合成氣甲烷化催化劑及其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1325878.2 | 申請日: | 2017-12-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908909B | 公開(公告)日: | 2021-10-08 |
| 發明(設計)人: | 張舒冬;孫曉丹;張慶軍;宋永一;劉繼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大連石油化工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B01J23/83 | 分類號: | B01J23/83;B01J35/10;C10L3/08;C07C1/04;C07C9/0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00728 北***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合成氣 甲烷 催化劑 及其 制備 方法 | ||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合成氣甲烷化催化劑及其制備方法,所述催化劑包括活性組分、助劑和載體,活性組分選自Ni或Co,助劑選自稀土元素中的一種或幾種,載體為石油焦基活性炭。所述制備方法為先制備復合氧化物,然后與石油焦及活化劑混合活化,然后經洗滌、干燥后得到合成氣甲烷化催化劑。所述催化劑具有活性組分分散好、活性高、不易積碳等優點,還解決了活性炭載體催化劑活性金屬高溫聚集的問題。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合成氣甲烷化催化劑及其制備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種以炭為載體的合成氣甲烷化催化劑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甲烷化是指CO/CO2與H2在一定的溫度、壓力及催化劑作用下,生成CH4的過程,目前,這一反應廣泛應用于合成氨或制氫過程中微量碳的脫除、焦爐煤氣甲烷化、煤制天然氣等工藝過程之中。甲烷化是一種重要的催化技術,特別是在燃料應用領域,可以用來提高燃氣熱值,允許焦爐煤氣、煤炭或生物質到天然氣的轉化。近年來,隨著我國煤制代用天然氣產業的快速發展,作為核心技術之一的甲烷化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
對于合成氣甲烷化制天然氣反應,常用的催化劑包括Ni基催化劑、Fe基催化劑、Co基催化劑、Ru基催化劑,采用的助劑或載體材料有氧化鋁、氧化鈦、氧化硅、氧化鈰、氧化鑭、氧化鋯、氧化鈣、氧化鎂等。合成氣甲烷化催化劑設計需要兼顧活性中心對CO與H2的活化程度匹配問題,一般來說,對于多相催化劑過渡金屬活性中心,活化CO與H2對活性中心電子性質調變正好相反,根據金屬能帶理論,CO解離吸附需要活性中心具有較多的d帶空穴,而H2解離吸附則需要更少的d帶空穴。CO活化能力過強,會降低甲烷選擇性,同時易發生歧化反應,造成催化劑積碳失活;H2活化能力過強,則會表現為CO轉化率低,催化劑活性差。因此,催化劑的精巧設計是高性能合成氣甲烷化催化劑的關鍵。
CN101380581A 公開了一種新型甲烷化催化劑及其制備方法,該催化劑由NiO、MgO、La2O3、CeO2、CaO、Na2O、BaO 和Al2O3組成,該催化劑的抗積碳性和高溫穩定性得到一定程度改善。美國專利US3933883公開的甲烷化催化劑以高純γ- Al2O3為載體,負載活性組分氧化鎳和氧化鈷。中國專利CN1043449A公開的甲烷化催化劑,鎳為活性組分,稀土金屬和鎂為助催化劑,其余為氧化鋁。以上專利均采用了甲烷化催化劑常用的氧化鋁載體,雖然提高了活性金屬分散度,在高溫條件下抑制活性金屬的聚集,但是存在易積碳、低溫活性差的缺點,尤其難以適用于低氫碳比合成氣的甲烷化。
CN106492864A公開了一種碳化硅與碳復合載體負載雷尼合金的甲烷化催化劑,具有低溫活性高的優點。該專利采用了碳化硅與碳復合載體,降低了載體金屬間相互作用,抑制了CO歧化反應,減少了積碳,但是由于載體相對惰性且比表面積低,高溫下活性金屬易燒結。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合成氣甲烷化催化劑及其制備方法,催化劑以石油焦基活性炭為載體,克服了活性炭載體催化劑活性金屬高溫聚集的問題,具有活性組分分散好、活性高、不易積碳等優點,尤其適用于低氫碳比合成氣甲烷化,無需水汽變化過程。
本發明第一方面提供一種合成氣甲烷化催化劑,所述催化劑包括活性組分、助劑和載體,活性組分選自Ni或Co,優選為Ni,助劑選自稀土元素中的一種或幾種,優選為La、Ce中的一種或兩種,載體為石油焦基活性炭;其中,活性組分以元素計質量含量為5wt%~30wt%,優選10wt%~20wt%,助劑以元素計質量含量為1wt%~10wt%,優選為3wt%~5wt%,載體含量為60wt%~90wt%,優選為70wt%~85wt%。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大連石油化工研究院,未經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大連石油化工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325878.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