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車用起重裝置在審
| 申請?zhí)枺?/td> | 201711325807.2 | 申請日: | 2017-12-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911759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6-21 |
| 發(fā)明(設計)人: | 張桂珍 | 申請(專利權)人: | 新昌縣瑞宸機械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6C1/22 | 分類號: | B66C1/22 |
| 代理公司: | 天津企興智財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2226 | 代理人: | 李俊建 |
| 地址: | 312500 浙***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起重裝置 轉向柱 車用 鋼盤 連板 方向感應器 安裝方便 頂端設置 輔助作用 限位器 支撐端 省時 下端 省力 路況 出行 平衡 保證 | ||
本發(fā)明創(chuàng)造提供了一種車用起重裝置,包括轉向柱,所述轉向柱的下端通過鋼盤連接連板,所述連板的兩端各連接一個支撐端,在所述連板上、所述鋼盤的兩端各設置有一個限位器,所述鋼盤能在所述連板上360度旋轉;所述轉向柱的頂端設置有方向感應器。本發(fā)明創(chuàng)造所述的一種車用起重裝置,設置有轉向柱,能夠對車輛的轉向起到輔助作用。另外,所述的車用起重裝置能夠對陷入泥濘路況的車輛進行輔助,保證車輛平衡出行,而且安裝方便省時省力。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創(chuàng)造屬于車輛配件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車用起重裝置。
背景技術
起重設備是指用于是指搬運或移動重物的機電設備。多數(shù)起重設備在取料之后即開始垂直或垂直兼有水平的工作行程,到達目的地后卸載,再空行程到取料地點,完成一個工作循環(huán),然后再進行第二次吊運或搬運。一般來說,起重設備工作時,取料、運移和卸載是依次進行的,各相應機構的工作是間歇性的。起重設備主要用于搬運成件物品,配備抓斗后可搬運煤炭、礦石、糧食之類的散狀物料,配備盛桶后可吊運鋼水等液態(tài)物料。有些起重機械如電梯也可用來載人。在某些使用場合,起重設備還是主要的作業(yè)機械,例如在港口和車站裝卸物料的起重機就是主要的作業(yè)機械。
而目前市場上對陷入泥濘的車輛進行拉起的起重設備很少,因此,本發(fā)明創(chuàng)造結合目前的起重設備,旨在設計適用于對陷入泥濘的車輛進行輔助作用。
發(fā)明內容
有鑒于此,本發(fā)明創(chuàng)造旨在提出一種車用起重裝置,能夠對陷入泥濘路況的車輛進行輔助,保證車輛平衡出行,而且安裝方便省時省力。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fā)明創(chuàng)造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xiàn)的:
一種車用起重裝置,包括轉向柱,所述轉向柱的下端通過鋼盤連接連板,所述連板的兩端各連接一個支撐端,在所述連板上、所述鋼盤的兩端各設置有一個限位器,所述鋼盤能在所述連板上360度旋轉;所述轉向柱的頂端設置有方向感應器。
進一步地,所述轉向柱上設置有輻射距離為100-120m的探照燈。
進一步地,所述限位器的高度大于所述鋼盤的高度,所述限位器與所述鋼盤兩端的距離為0.2-0.3mm。
進一步地,所述鋼盤的底部和所述連板的上部均設置有耐磨層,并且表面是光滑的。
進一步地,所述連板和所述支撐端是通過軸承連接在一起的。
進一步地,所述轉向柱的外部設置有護套。
相對于現(xiàn)有技術,本發(fā)明創(chuàng)造所述的一種車用起重裝置,設置有轉向柱,能夠對車輛的轉向起到輔助作用。另外,所述的車用起重裝置能夠對陷入泥濘路況的車輛進行輔助,保證車輛平衡出行,而且安裝方便省時省力。
附圖說明
構成本發(fā)明創(chuàng)造的一部分的附圖用來提供對本發(fā)明創(chuàng)造的進一步理解,本發(fā)明創(chuàng)造的示意性實施例及其說明用于解釋本發(fā)明創(chuàng)造,并不構成對本發(fā)明創(chuàng)造的不當限定。在附圖中:
圖1為本發(fā)明創(chuàng)造實施例所述的車用起重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記說明:
1-轉向柱,2-鋼盤,3-連板,4-支撐端,5-限位器。
具體實施方式
需要說明的是,在不沖突的情況下,本發(fā)明創(chuàng)造中的實施例及實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組合。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新昌縣瑞宸機械有限公司,未經新昌縣瑞宸機械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325807.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