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無人機的投放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711324740.0 | 申請日: | 2017-12-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045543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8-24 |
| 發明(設計)人: | 閆曉鵬;戶艷鵬;周禮洋;陳萬里;李珂;曾冠南;劉冠宇;王翔宇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科學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B64B1/00 | 分類號: | B64B1/00;B64D5/00 |
| 代理公司: | 中科專利商標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任巖 |
| 地址: | 100190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無人機 投放 系統 | ||
1.一種無人機的投放系統,包括:
固定組件,用于懸掛固定待投放的無人機,所述無人機包括機頭與兩個機翼,其中,所述懸掛固定指:固定組件分別與所述機頭和兩個機翼連接,以形成三點式連接,且機頭朝向地面,調整單元,用于調節所述固定組件來調節所述無人機的姿態,使得所述無人機在投放前達到預定投放姿態,其中,所述預定投放姿態指俯仰角為-90°~-76°;
第一地面站,所述無人機包括控制單元,所述第一地面站用于與所述控制單元進行通信,從所述控制單元獲取無人機的狀態,即無人機的位置、高度、姿態和速度;發送第一指令至所述控制單元以控制所述無人機的狀態;
搭載平臺,用于搭載所述無人機;
與所述搭載平臺相連接的吊艙平臺,用于監測所述搭載平臺的狀態,即搭載平臺的位置、高度、姿態和速度,并將所述搭載平臺的狀態傳輸至第二地面站;以及
第二地面站,用于接收所述搭載平臺的狀態,并發送第二指令至所述吊艙平臺以控制所述搭載平臺的狀態。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系統,其中,還包括:
第二地面站,用于接收第一地面站監測到無人機達到預定投放速度時發送的第一信號,并產生第三指令。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系統,其中,所述吊艙平臺上設置有:
信號接收單元與接收天線,用于接收所述第二地面站發送的第二指令,以控制所述搭載平臺的狀態;
信號發射單元與發射天線,用于將所述搭載平臺的狀態發送至第二地面站;
導航單元,用于獲取搭載平臺的位置、高度和速度;
測量單元,用于獲取搭載平臺的姿態;
吊艙控制器,用于接收所述第三指令,產生分離吊艙和無人機的分離指令。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系統,其中,所述固定組件還用于連接所述搭載平臺、降落傘和吊艙平臺,且所述搭載平臺與吊艙平臺之間的固定組件長度保持不變。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系統,其中:
在所述機頭和兩個機翼上各設置一個吊點,用于實現固定組件與無人機的懸掛固定;和/或
在懸掛固定所述無人機的固定組件上還設置有:三個切割裝置,用于根據所述吊艙控制器的分離指令,分離所述吊艙與所述無人機。
6.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系統,其中,所述搭載平臺與吊艙平臺之間還包括:
接收裝置,用于接收所述第二地面站的第二指令;
分離裝置,用于根據所述接收裝置接收的第二指令,分離所述搭載平臺與吊艙平臺;
降落傘,用于將與搭載平臺分離后的吊艙帶回地面;以及
自毀裝置,用于毀壞與吊艙平臺分離后的搭載平臺。
7.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系統,其中,所述吊艙平臺上還設置有:
攝像機,用于監測無人機的姿態,并將所述無人機的姿態輸出至第二地面站。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系統,其中:
若第二地面站監測到無人機在上升過程中存在翻滾的狀態;則第二地面站還用于發送終止指令至所述信號接收單元,終止投放任務;和/或
在無人機下降之前,第二地面站監測到無人機未處于預定投放姿態時,發送第二指令至信號接收單元,信號接收單元輸出第二指令至調整單元,若調整單元無法使得無人機處于預定投放姿態,則第二地面站還用于發送終止指令至所述信號接收單元,終止投放任務;和/或
當所述吊艙控制器不能接收所述第三指令時,所述第二地面站還用于發送遙控指令至所述三個切割裝置,以分離所述吊艙與所述無人機。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科學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未經中國科學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324740.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半導體功率器件的制作方法
- 下一篇:一種基于顏色識別的待測液濃度定量檢測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