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快遞包裹包裝的循環利用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711323200.0 | 申請日: | 2017-12-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958363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4-24 |
| 發明(設計)人: | 徐林波 | 申請(專利權)人: | 徐林波 |
| 主分類號: | G06Q10/08 | 分類號: | G06Q10/08;G06Q10/00;G06Q50/2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066004 河北省秦皇島市*** | 國省代碼: | 河北;1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快遞 包裹 包裝 循環 利用 方法 | ||
技術領域
商品郵遞,特別是快遞包裹包裝的循環利用。
背景技術
國家郵政局數據顯示,2014年全國快遞業務量為140億件;2015年達到206.7億件。按照每個包裝箱0.2公斤估算,200億個包裹就會產生包裝垃圾400多萬噸。快遞包裝拆解后的處理是一個無法回避的社會課題。怎樣減少由此產生的垃圾,目前無論是采取加大利用力度,還是建立源頭的垃圾分類機制,或是通過宣傳教育,政策引導,讓居民從家中就開始做到垃圾分類,并完善配套設施,實現垃圾分類回收和再生資源回收的銜接;以及國家以立法的形式,規范快遞行業使用統一包裝材料,實現快遞外包裝的環保、可回收利用等舉措,都很難從根本上解決這一問題。
外包裝塑料袋、紙箱、填充物、商品自帶包裝……通常,一件網購商品送到顧客手上都被包得里三層外三層,有時包裝物重量甚至遠超商品本身。雖然這樣的包裝費錢、費力,但不少電商為了運輸安全,都是選擇“寧多勿少”。數百億個快遞包裹落入千家萬戶,但面對拆封剩下的包裝垃圾,消費者卻不知怎樣處理是好,最終大多是作為垃圾丟掉。
不少人認為,快遞包裝大部分用的是紙箱,這些紙箱被回收以后依然可以搗碎、回爐、再利用,但其實這背后仍然是巨大的資源浪費。據中國再生資源回收利用協會估算,每1噸廢紙回爐化漿能生產0.8噸的再生好紙。也就是說,1噸可重復利用多次的紙箱如果用一次就扔掉,即使能100%回收紙漿,最后也只能得到0.8噸的新紙盒紙箱,剩余0.2噸的缺口,仍要靠砍樹伐木來解決。而生產過程中還會消耗煤、電等能源,對水、大氣等環境造成新污染。來自國家郵政局的預測顯示,2016年中國將產生300億個快遞包裹,到2018年將達500億個包裹。快遞“爆倉”的背后,是數以百萬噸記的“天量”垃圾,綠色快遞的發展已迫在眉睫。此前,國家郵政局出臺了《推進快遞業綠色包裝工作實施方案》,明確要在綠色化、減量化、可循環方面取得明顯效果,“十三五”期間,力爭在重點企業、重點地區的快遞業包裝綠色發展上取得突破。
目前,中國的快遞包裝再次開發利用能力偏弱、包裝專業人才欠缺等問題突出。解決快遞垃圾問題是巨大的系統性工程,不僅需要物流業、快遞業主管部門下發規范性文件,更需要提供專項資金支持包裝材料研發與回收,鼓勵快遞企業回收包裝等舉措。
發明內容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快遞包裹包裝的循環利用方法,其特征是:以分布廣泛、數量眾多的各種公共場所,如:各種商業店鋪、物業管理中心、群眾活動中心、展覽中心等作為快遞包裹的收發站;將快遞包裹的收發作為其附加業務;在上述收發站內,完成快遞包裹包裝的就地回收和再利用;寄件人或收件人均在上述收發站內、在視頻監控下完成包裹的裝包或拆包驗收,并將拆后的包裝由收發站收納,以備有人寄件時再次使用;其整個物流過程,由互聯網物流快遞管理監控信息平臺統一管理和操控。
上述回收的包裝,其所有權歸收發站,或由收發站與寄件人分享,并可出售給其他寄件人使用。
上述回收的包裝中,凡可再次利用的,收發站不得作為廢品丟棄或出售。
上述包裝,用塑料、紙板等材料按照周轉包裝的質量和功能要求,制成周轉箱或周轉袋等。
本發明的有益之處在于: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物流快遞成本,提高物流效率,減輕環境污染和資源浪費,為應對快遞包裹數量的飛速增長作好準備。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徐林波,未經徐林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323200.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同類專利
- 專利分類
G06Q 專門適用于行政、商業、金融、管理、監督或預測目的的數據處理系統或方法;其他類目不包含的專門適用于行政、商業、金融、管理、監督或預測目的的處理系統或方法
G06Q10-00 行政;管理
G06Q10-02 .預定,例如用于門票、服務或事件的
G06Q10-04 .預測或優化,例如線性規劃、“旅行商問題”或“下料問題”
G06Q10-06 .資源、工作流、人員或項目管理,例如組織、規劃、調度或分配時間、人員或機器資源;企業規劃;組織模型
G06Q10-08 .物流,例如倉儲、裝貨、配送或運輸;存貨或庫存管理,例如訂貨、采購或平衡訂單
G06Q10-10 .辦公自動化,例如電子郵件或群件的計算機輔助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