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由褐煤聯產樹脂和褐煤蠟的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1322535.0 | 申請日: | 2017-12-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913268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3-16 |
| 發明(設計)人: | 張中華;張翠清;崔鑫;趙帥 | 申請(專利權)人: | 神華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北京低碳清潔能源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C10G73/36 | 分類號: | C10G73/36;C10G1/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潤平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劉淼;嚴政 |
| 地址: | 100011 北京市***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褐煤 聯產 樹脂 方法 | ||
本發明涉及褐煤蠟制備領域,具體涉及由褐煤聯產樹脂和褐煤蠟的方法。該方法包括:(1)將褐煤顆粒與第一溶劑進行第一提取處理以提脂,而后固液分離,得到第一固相和第一液相;(2)將所述第一液相進行蒸發處理,以分離得到樹脂和第一溶劑;(3)將所述第一固相與第二溶劑進行第二提取處理以提蠟,而后進行固液分離,得到第二液相和第二固相,將第二液相的溶劑除去以制得褐煤蠟。本發明提供的該由褐煤聯產樹脂和褐煤蠟的方法,可以直接由褐煤制得高純度樹脂產品和低樹脂褐煤蠟,且該聯產產率高,操作簡單,適于工業應用。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褐煤蠟制備領域,具體涉及由褐煤聯產樹脂和褐煤蠟的方法。
背景技術
褐煤蠟是利用有機溶劑從褐煤中提取所得到的一種含有蠟、樹脂和地瀝青的礦物蠟,不同成煤植物和成煤環境下的煤提取的褐煤蠟的組成不同。褐煤蠟化學組成成分復雜,具有良好的物理化學性能,且無致癌作用。褐煤蠟的特點是熔點高、質硬發脆、耐濕性、化學穩定性好、機械強度高、表面光亮似鏡、導電性低等。且能與其他蠟類,例如石蠟、蜂蠟、硬脂酸和地蠟等,以及某些合成材料,例如聚乙烯、聚丙烯等,共同熔成均勻的蠟膏。因此,在各領域都有廣泛用途。
褐煤蠟樹脂主要由萜烯、聚萜烯、樹脂酸等組成,能使蠟的顏色變深。我國褐煤蠟的粗蠟中,通常樹脂含量較高20~40%,如果褐煤蠟中樹脂含量過高,會導致褐煤蠟發黏,影響褐煤蠟與其他添加劑的共溶性,降低褐煤蠟的物理性質和機械性能。為達到較高的產品質量標準,需要進入粗蠟脫脂工藝脫除樹脂,現有生產工藝得到的樹脂副產品品質較差,往往作為廢棄物堆積,成為困擾企業的重要問題,同時嚴重影響產品經濟性。實際上,高品質的樹脂具有較好的絕緣性、生物活性作用等,可以廣泛的應用于電器、油漆和醫藥行業。并且,現有的褐煤蠟提取工藝中,均為先提取褐煤粗蠟,而后對褐煤粗蠟進行脫脂,造成蠟損失高,且脫脂產物中樹脂純度低,不能作為產品應用。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現有工藝中的不足,提供一種直接由褐煤制得高純度樹脂產品和低樹脂褐煤蠟的由褐煤聯產樹脂和褐煤蠟的方法。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一方面提供一種由褐煤聯產樹脂和褐煤蠟的方法,該方法包括:
(1)將褐煤顆粒與第一溶劑進行第一提取處理以提脂,而后固液分離,得到第一固相和第一液相;
(2)將所述第一液相進行蒸發處理,以分離得到樹脂產物和第一溶劑;
(3)將所述第一固相與第二溶劑進行第二提取處理以提蠟,而后進行固液分離,得到第二液相和第二固相,將第二液相的溶劑除去以制得褐煤蠟;
其中,所述第一溶劑為酯類溶劑、芳香烴類溶劑和酮類溶劑中的一種或多種,所述第二溶劑為烷烴類溶劑、酯類溶劑、芳香烴類溶劑和石油醚中的一種或多種;
所述第一提取處理的溫度為-10℃至30℃,所述第二提取處理的溫度為60-100℃。
本發明第二方面提供了上述方法制得的褐煤蠟或樹脂。
本發明提供的該由褐煤聯產樹脂和褐煤蠟的方法,可以直接由褐煤制得高純度樹脂產品和低樹脂褐煤蠟,且該聯產產率高,操作簡單,適于工業應用。
具體實施方式
在本文中所披露的范圍的端點和任何值都不限于該精確的范圍或值,這些范圍或值應當理解為包含接近這些范圍或值的值。對于數值范圍來說,各個范圍的端點值之間、各個范圍的端點值和單獨的點值之間,以及單獨的點值之間可以彼此組合而得到一個或多個新的數值范圍,這些數值范圍應被視為在本文中具體公開。
本發明一方面提供一種由褐煤聯產樹脂和褐煤蠟的方法,該方法包括:
(1)將褐煤顆粒與第一溶劑進行第一提取處理以提脂,而后固液分離,得到第一固相和第一液相;
(2)將所述第一液相進行蒸發處理,以分離得到樹脂產物和第一溶劑;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神華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北京低碳清潔能源研究所,未經神華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北京低碳清潔能源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322535.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