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行李物品安全檢查裝置及其檢查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1320977.1 | 申請日: | 2017-12-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254397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3-05 |
| 發明(設計)人: | 張韡;何競擇;許圓飛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航星機器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N23/046 | 分類號: | G01N23/046;G01N23/04;G01V5/00 |
| 代理公司: | 中國航天科技專利中心 11009 | 代理人: | 臧春喜 |
| 地址: | 100013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行李 物品 安全檢查 裝置 及其 檢查 方法 | ||
1.一種行李物品安全檢查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傳送帶(1)、DR射線發生器(2)、DR探測器(3)、CT射線發生器(4)、CT探測器(5)、計算機(6)和待測物(7);待測物(7)放置在傳送帶(1)端部,傳送帶(1)上靠近待測物(7)一端的側面固定安裝有DR射線發生器(2)和DR探測器(3);傳送帶(1)上遠離待測物(7)一端的側面對稱安裝有CT射線發生器(4)和CT探測器(5),計算機(6)分別與DR探測器(3)和CT探測器(5)相連,用于處理并重建DR探測器(3)和CT探測器(5)反饋的信號,并控制傳送帶(1)、DR射線發生器(2)、DR探測器(3)、CT射線發生器(4)和CT探測器(5)的工作狀態;利用計算機(6)圖像智能分析系統中的智能神經網絡對投影DR圖像進行形狀判斷,并利用雙能物質識別算法對待測物(7)進行物質成分判斷,綜合形狀判斷和物質成分判斷的結果;
首先利用DR射線發生器(2)對待測物(7)進行二維X射線投射,再利用DR探測器接收投射圖像信號并反饋給計算機(6)進行形狀判斷和物質成分判斷,綜合判斷結果,給出待測物(7)CT掃描的重點位置、CT掃描速度、CT掃描次數和CT掃描方式的優選方案,然后利用CT射線發生器(4)對待測物(7)進行三維X射線掃描,即可獲得待測物(7)檢查結果的最終圖像。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行李物品安全檢查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傳送帶(1)采用橡膠材料,傳動帶(1)的厚度范圍設為2mm~20mm,傳送帶(1)的傳輸速度不超過0.6m/s。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行李物品安全檢查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DR射線發生器(2)的輸出電壓不小于100kV,DR射線發生器(2)的輸出電流不小于0.5mA,DR探測器(3)采用雙能直列式射線探測器。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行李物品安全檢查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CT射線發生器(4)的輸出電壓不小于120kV,CT射線發生器(4)的輸出電流不小于1mA。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行李物品安全檢查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CT探測器(5)采用雙能陣列式射線探測器。
6.一種基于如權利要求1~5任一項所述行李物品安全檢查裝置的檢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第一步,安裝并開啟傳送帶(1)、DR射線發生器(2)、DR探測器(3)、CT射線發生器(4)、CT探測器(5)和計算機(6),進行待測物(7)DR掃描;
第二步,利用DR探測器(3)獲取待測物(7)的二維信號,并傳輸至計算機(6);
第三步,利用計算機(6)對DR探測器(3)傳輸的信號進行分析并做出判斷;
第四步,根據計算機(6)的判斷結果,控制傳送帶(1)、CT射線發射器(4)和CT探測器(5)的工作狀態直至待測物(7)完成CT掃描,并顯示待測物(7)的掃描結果;
所述第一步中,開啟傳送帶(1)、DR射線發生器(2)、DR探測器(3)、CT射線發生器(4)、CT探測器(5)和計算機(6)后,將待測物(7)放置在傳送帶(1)一端,利用傳送帶(1)驅動待測物(7)穿過DR射線發生器(2)和DR探測器(3)之間區域;
所述第二步中,利用DR探測器(3)獲取待測物(7)一個角度或多個角度的X射線投影DR圖像,并將投影DR圖像傳輸至計算機(6);
所述第三步中,利用計算機(6)圖像智能分析系統中的智能神經網絡對投影DR圖像進行形狀判斷,并利用雙能物質識別算法對待測物(7)進行物質成分判斷,綜合形狀判斷和物質成分判斷的結果,初步擬定待測物(7)的危險程度、危險類型和待測物(7)內部危險品的具體位置,給出待測物(7)CT掃描的重點位置、CT掃描速度、CT掃描次數和CT掃描方式的優選方案;
所述第四步中,若計算機(6)綜合形狀判斷和物質成分判斷的結果為非危險品,則傳送帶(1)加速驅動待測物(7)穿過CT射線發生器(4)和CT探測器(5)之間區域;若計算機(6)綜合形狀判斷和物質成分判斷的結果為危險品,則傳送帶(1)減速驅動待測物(7)按照計算機(6)給出CT掃描優選方案穿過CT射線發生器(4)和CT探測器(5)之間區域。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航星機器制造有限公司,未經北京航星機器制造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320977.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