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新老混凝土界面粘結劑及其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711319900.2 | 申請日: | 2017-12-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275968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7-13 |
| 發明(設計)人: | 黃祖強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州市佑安土木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4B30/02 | 分類號: | C04B30/02 |
| 代理公司: | 廣州市越秀區哲力專利商標事務所(普通合伙) 44288 | 代理人: | 邵穗娟;湯喜友 |
| 地址: | 510000 廣東省廣州市天河***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界面粘結劑 新老混凝土 粘結 制備 混凝土 納米二氧化硅 混凝土本體 活性催化劑 納米碳酸鈣 玻璃纖維 施工工藝 物理變形 原料制備 薄弱面 納米硅 重量份 硅灰 無毒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新老混凝土界面粘結劑,由按重量份計的以下原料制備而成:納米二氧化硅90?100份,納米碳酸鈣70?90份,納米硅20?30份,硅灰50?100份,玻璃纖維30?50份,活性催化劑0.001?0.01份,水800?900份。本發明還公開了一種新老混凝土界面粘結劑的制備方法。本發明不僅其粘結抗拉強度可以達到和超過混凝土本體的粘結抗拉強度,消除界面薄弱面,且具有與混凝土一致的物理變形特性和耐久性,達到與混凝土長期共存的目的;同時,還具有成本低,施工工藝簡單,無毒的特點。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界面粘結劑,尤其涉及一種新老混凝土界面粘結劑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混凝土大壩、水閘、橋梁、混凝土堤防、工業廠房及市政建筑等大型混凝土工程進入老化病害期,以及新建混凝土工程中的新老混凝土界面和出現的各種質量問題,在進行加固、修補、澆筑施工等時均存在大量的新老混凝土界面粘結處理問題。
現有技術中,表面處理的方法有人工鑿毛法、高壓水射法、噴砂法、鋼刷刷凈法、噴蒸汽法、酸浸蝕法等,每種方法各有其優缺點。其中,人工鑿毛法是目前我國工程中最常用的方法,它具有施工方便、簡單、快捷,不需要任何機械設備,易于操作,費用較低等優點,但是也存在對原混凝土表面產生擾動,可能產生附加微裂縫,不便于大面積機械化施工,粘結力較差等缺點。
發明內容
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的目的之一是在于提供一種新老混凝土界面粘結劑,不僅其粘結抗拉強度可以達到和超過混凝土本體的粘結抗拉強度,消除界面薄弱面,且具有與混凝土一致的物理變形特性和耐久性,達到與混凝土長期共存的目的;同時,還具有成本低,施工工藝簡單,無毒的特點。
本發明的目的之二是在于提供一種新老混凝土界面粘結劑的制備方法。
本發明的目的之一采用如下技術方案實現:
一種新老混凝土界面粘結劑,其特征在于,由按重量份計的以下原料制備而成:納米二氧化硅90-100份,納米碳酸鈣70-90份,納米硅20-30份,硅灰50-100份,玻璃纖維30-50份,活性催化劑0.001-0.01份,水800-900份。
進一步地,新老混凝土界面粘結劑由按重量份計的以下原料制備而成:納米二氧化硅95份,納米碳酸鈣80份,納米硅25份,硅灰75份,玻璃纖維40份,活性催化劑0.005份,水850份。
進一步地,所述玻璃纖維包括第一玻璃纖維和第二玻璃纖維,第一玻璃纖維的直徑為5-10μm,長徑為5-10:1;第二玻璃纖維的直徑為10-15μm,長徑為5-10:1;所述第一玻璃纖維和第二玻璃纖維的重量比為1:1-3。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玻璃纖維和第二玻璃纖維的重量比為1:3。
進一步地,所述活性催化劑為聚醚型非離子表面活性劑。
進一步地,所述納米二氧化硅為親水型納米二氧化硅,其粒徑范圍為15-20nm。
進一步地,所述納米碳酸鈣的粒徑在20-40nm之間。
進一步地,所述納米硅為晶體硅顆粒,其粒徑小于5nm。
進一步地,所述硅灰為球形顆粒,粒徑在0.1μm-0.2μm之間。
本發明的目的之二采用如下技術方案實現:
一種新老混凝土界面粘結劑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備料步驟:按照配方配比準備好原料;
攪拌步驟:先分別將配方量的納米二氧化硅、納米碳酸鈣、納米硅、硅灰、玻璃纖維、活性催化劑,加入攪拌裝置中進行攪拌,攪拌均勻后,再加入配方量的水進行攪拌流化,控制攪拌速度在20-50r/min,攪拌時間30-60min,即可得到新老混凝土界面粘結劑。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州市佑安土木工程有限公司,未經廣州市佑安土木工程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319900.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