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迷彩紋理產品的滾塑成型工藝有效
| 申請號: | 201711317764.3 | 申請日: | 2017-12-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962724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8-30 |
| 發明(設計)人: | 朱國才;江輝;孫鵬飛;莊明長;王騰霄;朱冰倩 | 申請(專利權)人: | 溫嶺市旭日滾塑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9C41/06 | 分類號: | B29C41/06;B29C41/46;C08L23/06;C08L23/08;C08L33/16;C08K7/00;C08K3/34 |
| 代理公司: | 寧波市鄞州盛飛專利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43 | 代理人: | 洪珊珊 |
| 地址: | 317500 浙江***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迷彩 紋理 產品 塑成 工藝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塑質產品制作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迷彩紋理產品的滾塑成型工藝。
背景技術
滾塑(也叫選擇成型或回轉成型)工藝是五十年代由歐洲發展起來的,以后傳入美國、日本等地,這種成型工藝開始只是用液狀PVC糊樹脂作原料,成型玩具等,且只是把它作為注塑成型、中空成型和熱成型的一個補充,六十年代初粉狀PE問世,滾塑工藝便作為熱塑性塑料的粉末成型法而獲得較大的發展。到七十年代,這種工藝不僅可成型小制品,而且可以成型大型制品和超大型制品。滾塑成型是無壓成型,離心力也不會施加在制品上,所以最終制品除輕微的收縮力外,幾乎無內應力,幾乎無取向性或殘余應變,也不會發生凹陷、變形和開裂等弊端,且該工藝都是整體成型,幾乎100%的原料都轉換成制品,無邊角料。但是滾塑成型的原料選擇范圍小,制品的機械性能已經不能滿足人們日益嚴格的要求。
目前,滾塑成型工業所用的主要材料是聚乙烯(PE),其具有融點低、易成型、耐沖擊性能好,尤其是耐低溫沖擊性能好等優點。但是也具有許多缺點,使滾塑產品的應用受到限制。它們具有較大的收縮率:1%~5%,而且不同部位收縮率不同,收縮導致變形,而且變形在產品成型很長一段時間內都在變形,導致許多尺寸要求準確的產品無法生產。它們具有很高的體積電阻,絕緣性好,但是易產生靜電,限制了這些產品用于易燃易爆的行業。種種原因,需要設計開發一種新的原料,它必須是符合滾塑工藝要求,具有良好的機械強度,較高的熱變形溫度,以及良好的加工特性。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迷彩紋理產品的滾塑成型工藝,在此工藝中使用加工流動性良好、機械性能優異的滾塑原料,制備具有良好性能的迷彩紋理滾塑產品。
為了達到上述發明目的,本發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一種迷彩紋理產品的滾塑成型工藝,所述工藝包括以下步驟:
S1、根據迷彩顏色對原料進行造粒加色,再磨成30-100目的粉料,按迷彩的要求將各顏色粉料定位放在模具內,合上模具;
S2、將模具送入加熱室,模具加熱至110-130℃時,第一單軸開始旋轉,升溫到130-150℃時第一單軸停止旋轉,第二單軸開始旋轉,升溫繼續旋轉2-8min,直至模內溫度達到170-190℃后完成模具的加熱;
S3、將模具轉入冷卻室,先進行自然冷卻3-6分鐘后再進行強風冷卻加水霧冷卻,冷卻到模具外表面為60-70℃,模內溫度為80-90℃后完成模具產品的冷卻,將制品從模具內脫模取出。
根據迷彩紋理產品的迷彩顏色,對原料進行造粒加色,如迷彩顏色為紅、黃、藍,則分別采用紅色色粉、黃色色粉和藍色色粉與原料混合擠出造粒,獲得不同顏色的原料粒子。然后使用磨粉機將粒狀原料研磨成粉末,原料為粉末狀時便于傳熱,使得離模具內壁較遠的原料能快速受熱,原料盡可能達到受熱均勻。先將加熱室的溫度設定為原料軟化點范圍,熱量通過模具的外表面導熱到模具內表面,到達原料軟化點,原料軟化均勻地粘附在模具的內表面。
普通的滾塑工藝采用雙軸旋軸,本發明需要形成具有迷彩紋理的滾塑產品,采用單軸旋轉,先進行第一單軸旋轉,再進行第二單軸旋轉。冷卻是整個滾塑工藝中比較重要的一環,滾塑成型后,先進行空冷,低速率的冷卻方式使得成型產品質量穩定,再進行水霧冷,快速冷卻,提高效率。
作為優選,所述原料包括50-80wt%聚乙烯、15-45wt%改性劑、2-5wt%納米級層狀硅酸鹽,其中改性劑由苯乙烯-環氧乙烷共聚物、乙烯-丙烯酸烷基酯共聚物、含氟丙烯酸酯聚合物以及含硅的樹狀大分子組成。
滾塑原料對滾塑產品的質量影響顯著,滾塑原料應該具有足夠大的熔融指數,以有利于粉料的熔化并提供較好的熔體流動性,有利于熔體中殘存氣體的逸出,得到密實的塑料制品。滾塑原料應該具有良好的機械性能和耐候性,延長滾塑制品的使用壽命。本發明選用的原料能夠滿足滾塑成型要求,制備具有良好性能的滾塑成型制品。
所述乙烯-丙烯酸烷基酯共聚物可以為乙烯-丙烯酸甲酯共聚物、乙烯-丙烯酸乙酯共聚物等;所述含氟丙烯酸酯單體為丙烯酸三氟乙酯、甲基丙烯酸三氟乙酯、丙烯酸五氟丙酯、甲基丙烯酸八氟戊酯、甲基丙烯酸十二氟庚酯中的一種或幾種;含硅的樹狀大分子為硅碳型樹狀大分子,樹狀大分子中的表面官能團的數目隨代數的增加而成指數增長,最終導致表面空間擁擠而產生幾何變化,含硅的樹狀大分子的存在可以提高原料的加工流動性,一般而言,代數越大,加工流動性提高越明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溫嶺市旭日滾塑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溫嶺市旭日滾塑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317764.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注塑產品飛邊去除裝置
- 下一篇:一種實驗蘸膠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