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利用微生物表面活性劑制備稠油降粘劑及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zhí)枺?/td> | 201711317115.3 | 申請日: | 2017-12-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130064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6-08 |
| 發(fā)明(設計)人: | 李波;高文博;王寶柱;沈玉江;王柱;李國軍;吳連賀;馮麗蘋;王強;徐龍廣 | 申請(專利權)人: | 大慶華理生物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9K8/584 | 分類號: | C09K8/584 |
| 代理公司: | 大慶市遠東專利商標事務所 23202 | 代理人: | 周英華 |
| 地址: | 163414 黑*** | 國省代碼: | 黑龍江;2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制備 稠油降粘劑 微生物表面活性劑 脂肽 非離子型表面活性劑 陰離子型表面活性劑 石油化工技術 有效降低成本 表面活性劑 化學降粘劑 微生物發(fā)酵 重量百分比 安全環(huán)保 油水界面 醇溶劑 醇溶液 耐高溫 稠油 耐鹽 配方 | ||
本發(fā)明的一種利用微生物表面活性劑制備的稠油降粘劑及制備方法,涉及石油化工技術領域,其是由下列組分按重量百分比構成:脂肽醇溶液30~80%;陰離子型表面活性劑0.5~5%;非離子型表面活性劑0.5~10%;醇溶劑余量。本發(fā)明的一種利用微生物表面活性劑制備的稠油降粘劑,通過微生物發(fā)酵獲得脂肽產品作為表面活性劑成分,同時經復配方法制得稠油降粘劑,其較現(xiàn)有化學降粘劑相比,具有較強的耐鹽、耐高溫、有效降低油水界面張力、降低表面張力的特點,對稠油降黏效果能夠達到80%~95%,安全環(huán)保,并能夠有效降低成本。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石油化工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利用微生物表面活性劑制備稠油降粘劑及制備方法 。
背景技術
稠油作為一種非常規(guī)原油,占世界已探明原油儲量的20%以上,隨著輕質原油產量不斷減少,石油能源資源需求量的逐年增加,開采稠油來填補其空缺顯得更加緊迫。稠油中含有大量的膠質、瀝青質及少量的蠟,造成其高黏度、流動性差,給稠油的開采和集輸帶來巨大困難。
生物表面活性劑的研究最早見于1946 年,ZoBell 提出微生物產生的表面活性劑是微生物提高石油采收率的重要機制之一。60 年代之后,微生物對烴類乳化機制的研究引起人們的關注。用微生物生產表面活性劑成為生物技術領域中的一個新課題。1968 年,Arima等首次發(fā)現(xiàn)枯草芽胞桿菌(Bacillus subtilis)產生的脂肽類表面活性劑呈晶狀,商品名為表面活性素(surfactin) , 是迄今已報道的效果最好的生物表面活性劑之一。生物表面活性劑易溶于水 ,在油水界面上具有良好的表面活性;可增加含油巖石的潤濕性,使巖孔中的殘油易于脫附,對原油具有較強的乳化降黏效果。與化學表面活性劑相比,它易被生物降解,不傷害地層 , 在三次采油和輸油方面極具應用潛力。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對于上述現(xiàn)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了一種利用微生物表面活性劑制備稠油降粘劑及制備方法 。
本發(fā)明的一種利用微生物表面活性劑制備的稠油降粘劑,是由下列組分按重量百分比構成:
脂肽醇溶液 30~80%
陰離子型表面活性劑 0.5~5%
非離子型表面活性劑 0.5~10%
醇溶劑 余量。
作為本發(fā)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的脂肽醇溶液的溶質為脂肽、溶劑為醇溶劑,其中脂肽含量為1~10%重量百分比。
作為本發(fā)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的陰離子型表面活性劑為12-18烷基苯磺酸鈉、12-18烷基苯磺酸鈣、12-18烷基硫酸鈉、石油磺酸鹽中的一種或一種以上的任意重量比例組合。
作為本發(fā)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的非離子型表面活性劑為脂肪酸聚氧乙烯酯、烷基醇酰胺聚氧乙烯醚、脂肪胺聚氧乙烯醚、烷基糖苷中一種或一種以上的任意重量比例組合。
作為本發(fā)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的醇溶劑為甲醇、乙醇、乙二醇、丙二醇、丙三醇、丁醇、戊醇、己醇中的一種或一種以上的任意重量比例組合。
制備上述的一種利用微生物表面活性劑制備的稠油降粘劑,方法如下:
a、脂肽醇溶液的制備:利用枯草芽孢桿菌ACCC01430經發(fā)酵后制得脂肽生物表面活性劑,再將脂肽生物表面活性劑在pH=2~3的條件下進行酸沉處理,然后保留沉淀物并將其溶于水,使用100kDa的聚醚砜超濾膜過濾,收集濾清液后凍干,將凍干粉溶于醇溶劑中,制得脂肽含量為1~10%重量百分比的脂肽醇溶液;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大慶華理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未經大慶華理生物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317115.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同類專利
- 專利分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