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輪轂的制造方法在審
| 申請?zhí)枺?/td> | 201711315699.0 | 申請日: | 2017-12-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891137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4-10 |
| 發(fā)明(設計)人: | 萬金華;彭桂云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珀然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2D18/02 | 分類號: | B22D18/0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21000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輪轂 制造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鑄造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輪轂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術
輪轂作為汽車行駛系統(tǒng)中的重要部件之一,也是一種要求較高的保安件,它不僅承載汽車的重量,同時也體現(xiàn)著汽車的外觀造型。現(xiàn)有技術中,不論是鋼制輪轂還是鋁制輪轂,都會面臨因撞擊而損壞的現(xiàn)象,一旦輪轂發(fā)生損壞對汽車造成的損傷時不言而喻的,對駕駛員的安全產生隱患,而且現(xiàn)有汽車輪轂的鑄造中原材料的利用率不高,生產成本較高,結構強度不夠的缺陷。
發(fā)明內容
針對上述現(xiàn)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本發(fā)明提供輪轂的制造方法,該鍛造方法提高鋁質的利用率,降低輪轂的生產成本,提高鑄造精度,結構強度高,大大提升生產效率。
為了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發(fā)明提出一種輪轂的制造方法,所述輪轂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S10:加熱坯料,先對鋁質坯料進行預加熱至380~420℃,維持0.5~1小時,繼續(xù)加熱使坯料熔化呈熔融狀態(tài)的金屬溶液;
S20:對模具進行預加熱,預加熱溫度為320℃~400℃,保持0.5~1.5小時;
S30:將鋁質金屬溶液注入預熱后的模具中,用鑄壓機對模具進行壓鑄處理,,保持50S~60S;
S40:使用冷卻水對模具進行噴灑冷卻,冷卻時間為20~30S;
S50:對輪轂進行脫模處理,使輪轂鑄件隨著上模一起從下模脫開,然后使用頂出機構將輪轂鑄件從上模上脫開;
S60:待冷輪轂鑄件自然冷卻后,進行機加工。
優(yōu)選地,在步驟S10中,所述坯料的預加熱溫度為400℃,維持0.8小時。
優(yōu)選地,在步驟S20中,模具預加熱的溫度為370℃,保持1小時。
優(yōu)選地,所述步驟S40中對模具進行噴灑冷卻,冷卻時間為25S。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本發(fā)明具有如下優(yōu)點:該工藝提高了鋁質的利用率,降低了輪轂的生產成本,提高鑄造精度,結構強度高,大大提升了生產效率。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說明。
實施例1
本發(fā)明提出一種輪轂的制造方法,所述輪轂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驟:S10:加熱坯料,先對鋁質坯料進行預加熱至380℃,維持0.5小時,繼續(xù)加熱使坯料熔化呈熔融狀態(tài)的金屬溶液;S20:對模具進行預加熱,預加熱溫度為320℃,保持0.5小時,對模具進行加熱可以使模具與熔融狀態(tài)的金屬溶液溫差不大,有助于提高輪轂的性能;S30:將鋁質金屬溶液注入預熱后的模具中,用鑄壓機對模具進行壓鑄處理,保持50S;S40:使用冷卻水對模具進行噴灑冷卻,冷卻時間為20S,對模具進行噴灑冷卻水可以加快鑄件的冷卻時間;S50:對輪轂進行脫模處理,使輪轂鑄件隨著上模一起從下模脫開,然后使用頂出機構將輪轂鑄件從上模上脫開;S60:待冷輪轂鑄件自然冷卻后,進行機加工。
實施例2
本發(fā)明提出一種輪轂的制造方法,所述輪轂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驟:S10:加熱坯料,先對鋁質坯料進行預加熱至420℃,維持1小時,繼續(xù)加熱使坯料熔化呈熔融狀態(tài)的金屬溶液;S20:對模具進行預加熱,預加熱溫度為400℃,保持1.5小時,對模具進行加熱可以使模具與熔融狀態(tài)的金屬溶液溫差不大,有助于提高輪轂的性能;S30:將鋁質金屬溶液注入預熱后的模具中,用鑄壓機對模具進行壓鑄處理,保持60S;S40:使用冷卻水對模具進行噴灑冷卻,冷卻時間為30S,對模具進行噴灑冷卻水可以加快鑄件的冷卻時間;S50:對輪轂進行脫模處理,使輪轂鑄件隨著上模一起從下模脫開,然后使用頂出機構將輪轂鑄件從上模上脫開;S60:待冷輪轂鑄件自然冷卻后,進行機加工。
實施例3
本發(fā)明提出一種輪轂的制造方法,所述輪轂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驟:S10:加熱坯料,先對鋁質坯料進行預加熱至400℃,維持0.8小時,繼續(xù)加熱使坯料熔化呈熔融狀態(tài)的金屬溶液;S20:對模具進行預加熱,預加熱溫度為370℃,保持1小時,對模具進行加熱可以使模具與熔融狀態(tài)的金屬溶液溫差不大,有助于提高輪轂的性能;S30:將鋁質金屬溶液注入預熱后的模具中,用鑄壓機對模具進行壓鑄處理,保持55S;S40:使用冷卻水對模具進行噴灑冷卻,冷卻時間為25S,對模具進行噴灑冷卻水可以加快鑄件的冷卻時間;S50:對輪轂進行脫模處理,使輪轂鑄件隨著上模一起從下模脫開,然后使用頂出機構將輪轂鑄件從上模上脫開;S60:待冷輪轂鑄件自然冷卻后,進行機加工。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本發(fā)明具有如下優(yōu)點:該工藝提高了鋁質的利用率,降低了輪轂的生產成本,提高鑄造精度,結構強度高,大大提升了生產效率。
盡管上面已經示出和描述了本發(fā)明的實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實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為對本發(fā)明的限制,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在本發(fā)明的范圍內可以對上述實施例進行變化、修改、替換和變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珀然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江蘇珀然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315699.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