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雙層補強的半鋼子午輕型載重輪胎胎圈及其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711312921.1 | 申請日: | 2017-12-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891710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4-10 |
| 發明(設計)人: | 曹梁;華學清;梁定前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通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0C15/00 | 分類號: | B60C15/00;B29D30/30 |
| 代理公司: | 無錫市大為專利商標事務所(普通合伙)32104 | 代理人: | 曹祖良,張仕婷 |
| 地址: | 214199 江蘇省無***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雙層 子午 輕型 載重 輪胎 及其 制備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雙層補強的半鋼子午輕型載重輪胎胎圈及其制備方法,屬于輪胎結構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隨著國家對環保的重視,為了卡、客車的節能減排,一些輕型載重輪胎也從尼龍斜交結構輪胎慢慢的轉變成為聚酯(尼龍)子午結構的輪胎。這使得聚酯(尼龍)子午結構的輪胎的需求量迅速上升。
輕型載重汽車輪胎在使用中,由于需要承載一定的重量,尼龍斜交與全鋼子午相比其更低廉的價格在市場上有不可替代的位置。但是隨著半鋼子午輕型載重輪胎的出現,尼龍斜交胎的市場不可替代位置有所動搖。但是半鋼子午輕型載重輪胎的胎體更軟,輪胎在使用中的疲勞扭曲變形,容易使輪胎與輪輞配合處出現起鼓,產生早期損壞,大大降低了輪胎的平均使用壽命。因此提高半鋼子午輕型載重輪胎的使用壽命是目前需要解決的一個問題。一般情況是增加一層正包層,增加輪胎強度,但是這樣輪胎成本會增加,也會增加輪胎的生熱,這樣半鋼輪胎的低成本低生熱特點就沒了。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克服上述不足之處,提供一種雙層補強的半鋼子午輕型載重輪胎胎圈及其制備方法。在輪胎胎體的設計之初,會使輪胎扭曲變形的范圍控制在輪胎中部,但是由于子午結構較軟的胎體,容易使扭曲變形的范圍想下方偏移,接近輪胎與輪輞配合位置,本發明主要改變了輪胎的材料分布,使輪胎下方的強度更大,形變更小,讓輪胎在擁有較軟胎體的前提下使扭曲變形的范圍維持在中部位置不變。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雙層補強的半鋼子午輕型載重輪胎胎圈,包括胎體材料層、包覆區、第一尼龍補強層和第二尼龍補強層;所述包覆區設置于胎體材料層后方,胎體材料層末端反向翻折后接觸胎體材料層上端形成包覆區;
所述胎體材料層包括氣密層、第一聚酯簾布層和第二聚酯簾布層,胎體材料層自上至下依次設置第二聚酯簾布層、第一聚酯簾布層和氣密層;
所述包覆區內部設有胎圈鋼絲和三角膠;所述三角膠覆蓋住胎圈鋼絲;
所述胎體材料層與包覆區交界處設有第一尼龍補強層,第一尼龍補強層上端還設有第二尼龍補強層。
所述第一尼龍補強層和第二尼龍補強層均采用45°尼龍簾線。
所述第一尼龍補強層的寬度大于第二尼龍補強層的寬度距離為a,具體為 5mm以上。
所述第一尼龍補強層的寬度至少距離三角膠前端距離為b,具體為10mm以上。
所述雙層補強的半鋼子午輕型載重輪胎胎圈的制備方法,步驟如下:在輪胎的胎胚成型階段,膠囊反包成型機在反包步驟結束后,在距離三角膠邊緣 10mm以上的位置,蓋住三角膠與胎體材料層的反包端點,貼上第一尼龍補強層;然后在第一尼龍補強層上貼第二尼龍補強層,位置為距離第一尼龍補強層定點位置相差5mm以上,最后使用下壓滾輪壓實,繼續進行輪胎成型。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本發明結構簡單、緊湊、合理、便于操作;在不影響輪胎生熱的前提下,利用雙層尼龍補強對輪胎圈口進行優化,大大提升了輪胎圈口強度,使輪胎扭曲變形的范圍穩定在輪胎中部。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記說明:1、胎體材料層;11、氣密層;12、第一聚酯簾布層;13、第二聚酯簾布層;2、包覆區;21、胎圈鋼絲;22、三角膠;3、第一尼龍補強層;4、第二尼龍補強層。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雙層補強的半鋼子午輕型載重輪胎胎圈,包括胎體材料層1、包覆區2、第一尼龍補強層3和第二尼龍補強層4;所述包覆區2設置于胎體材料層1后方,胎體材料層1末端反向翻折后接觸胎體材料層1上端形成包覆區2;
所述胎體材料層1包括氣密層11、第一聚酯簾布層12和第二聚酯簾布層 13,胎體材料層1自上至下依次設置第二聚酯簾布層13、第一聚酯簾布層12和氣密層11;
所述包覆區2內部設有胎圈鋼絲21和三角膠22;所述三角膠22覆蓋住胎圈鋼絲21;
所述胎體材料層1與包覆區2交界處設有第一尼龍補強層3,第一尼龍補強層3上端還設有第二尼龍補強層4。所述第一尼龍補強層3和第二尼龍補強層4 均采用45°尼龍簾線。所述第一尼龍補強層4的寬度大于第二尼龍補強層3的寬度為a,具體為5mm以上。所述第一尼龍補強層4的寬度至少距離三角膠22 前端距離為b,具體為10mm以上。
本發明主要增加了兩層45°尼龍補強層,且兩層尼龍補強層間的差級為 5mm,最高點超過三角膠頂端為10mm。可使胎側形變部位遠離輪胎與輪輞接觸位置,進入輪胎正常形變部位,增加輪胎的使用壽命。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通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江蘇通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312921.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