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汽車配件的合金材料及其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711312357.3 | 申請日: | 2017-12-0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881439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4-06 |
| 發明(設計)人: | 付誠成 | 申請(專利權)人: | 荊州市云成汽配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22C38/60 | 分類號: | C22C38/60;C22C38/10;C22C38/06;C22C38/12;C22C38/02;C22C38/14;C22C38/16;C22C33/04;C21D6/00;C21D1/18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434100 湖北省***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汽車配件 合金材料 及其 制備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汽車零件制造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汽車配件的合金材料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汽車大部分零件是金屬零件,其缺陷是容易被腐蝕,汽車零件的腐蝕主要是大氣腐蝕,屬于電化學腐蝕,是金屬腐蝕中最常見的。據統計,在金屬腐蝕中大氣腐蝕占一半以上,汽車的絕大部分零件都直接與大氣接觸。所謂大氣腐蝕是指在常溫下金屬在潮濕空氣的作用下而腐蝕生銹。在大氣中基本沒有水分的條件下,由于大氣中氧的作用,即使在室溫下也會使金屬表面產生一層很薄的水膜,腐蝕就是在水膜中進行的。大氣中不僅氧會對金屬有腐蝕性,就連二氧化碳、二氧化銅等氣體或者塵埃、鹽等雜質都會加速電化學腐蝕使金屬損壞。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
一種汽車配件的合金材料,按重量份數計,包括:
碳0.4~0.7份、鈷0.02~0.08份、鋁0.5~0.55份、鉬0.11~0.13份、硅0.45~0.6份、釩0.8~0.9份、硼0.015~0.04份、鈦0.35~0.5份、銅0.05~0.1份、硫0.2~0.3份、鐵88~100份。
優選的是,按重量份數計,包括:
碳0.44份、鈷0.06份、鋁0.52份、鉬0.11份、硅0.56份、釩0.88份、硼0.015份、鈦0.35份、0.1份、硫0.2份、鐵99份。
優選的是,按重量份數計,包括:
碳0.5份、鈷0.08份、鋁0.55份、鉬0.13份、硅0.6份、釩0.9份、硼0.015份、鈦0.35份、0.1份、硫0.2份、鐵99份。
一種汽車配件的合金材料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一、將碳、釩、硼、鈦、銅、硫、鐵按比例投入熔煉爐中融化,再按比例投入鈷、鋁、鉬、硅,融化;
步驟二、熔煉爐升溫至1560℃,保溫4~4.5h,然后澆鑄;
步驟三、待合金材料冷卻至110~120℃時,回火處理:回火溫度為600~620℃,保溫2~3h,出爐,冷卻,即得到汽車配件用合金材料。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原料均為汽車配件用合金材料的具有較好耐磨性,生產過程中加入回火步驟能顯著提高合金材料的硬度,降低了生產能耗,減少了生產成本。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發明實現的技術手段、創作特征、達成目的與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進一步闡述本發明。
實施例1
一種汽車配件的合金材料,按重量份數計,包括:
碳0.44份、鈷0.06份、鋁0.52份、鉬0.11份、硅0.56份、釩0.88份、硼0.015份、鈦0.35份、0.1份、硫0.2份、鐵99份。
實施例2
一種汽車配件的合金材料,按重量份數計,包括:
碳0.5份、鈷0.08份、鋁0.55份、鉬0.13份、硅0.6份、釩0.9份、硼0.015份、鈦0.35份、0.1份、硫0.2份、鐵99份。
實施例3
一種汽車配件的合金材料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一、將碳、釩、硼、鈦、銅、硫、鐵按比例投入熔煉爐中融化,再按比例投入鈷、鋁、鉬、硅,融化;
步驟二、熔煉爐升溫至1560℃,保溫4h,然后澆鑄;
步驟三、待合金材料冷卻至110℃時,回火處理:回火溫度為600℃,保溫2h,出爐,冷卻,即得到汽車配件用合金材料。
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發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發明的優點。本行業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發明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說明本發明的原理,在不脫離本發明精神和范圍的前提下,本發明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發明范圍內。本發明要求保護范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效物界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荊州市云成汽配有限公司,未經荊州市云成汽配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312357.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