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力敏的柔性機械手爪及使用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711308897.4 | 申請日: | 2017-12-1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068134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5-25 |
| 發明(設計)人: | 陳盛;張建喜;高翔;徐國政;戴建邦;徐梁宬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京郵電大學 |
| 主分類號: | B25J15/02 | 分類號: | B25J15/02;B25J15/10 |
| 代理公司: | 江蘇愛信律師事務所 32241 | 代理人: | 唐小紅 |
| 地址: | 210046 江蘇省***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欠驅動 壓力傳感器模塊 抓取 結構化設計 傳動裝置 舵機驅動 機械結構 機械手爪 接口底座 接口模塊 柔性機械 手指模塊 裝置控制 手爪 維護 | ||
本發明提出了一種基于力敏的柔性欠驅動機械手爪及使用方法,屬于機械結構技術領域。包括接口模塊、舵機驅動裝置、欠驅動傳動裝置、接口底座、壓力傳感器模塊、手指模塊。該裝置控制準確、安裝簡單、結構化設計、易于使用和維護,可有效用于各種輕量級的抓取場合。
技術領域
本發明提出了一種基于力敏的柔性機械手爪及使用方法,屬于機械結構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機械手爪作為機器人的末端執行器件,廣泛應用于工業碼垛分揀、醫學康復、家用抓取等環境,但是傳統的機械手大都采用金屬制造,制造成本高、周期長,結構復雜,并且一旦出現問題,修理的成本和維修代價很高。
對于傳統的機械手爪,目前有這幾個方向:
1、外形結構仿人形手爪:依靠仿生學技術,仿制人手的結構模型,結合機械工藝,制造出既可實現包絡型抓取,也可實現指尖抓取的執行機構,手指關節自由度通常在2-4個之間,使用的材料以金屬居多;
2、欠驅動機械手爪:由于機械手爪需要控制的關節數量較多,而且手爪的結構緊湊,為了減少驅動關節的電機數量,人們通常采用欠驅動方式控制電機,目前使用的最多的機械手爪是使用四連桿原理驅動的機械手爪,使用絲杠或者變速齒輪將電機的轉動動力傳輸到連桿的動作上,從而驅動多級連桿動作,實現手指的動作;另外齒輪傳動的方式也被廣泛使用,通過使用齒輪之間的嚙合,實現將電機的轉動動力傳輸到關節的轉動上,從而實現手指的動作;但是由于結構復雜,零件太多,制作成本高、安裝及維護難度非常大。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出了一種基于力敏的柔性機械手爪制作方法。
一種基于力敏的柔性機械手爪,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的外連接板(1),驅動空間底板(2),插入舵機固定盒(4)的舵機外殼(3);包括一級驅動腱繩,由舵機驅動絞盤旋轉之后,通過三個定滑輪控制滑輪組(22)的向下動作;二級驅動鍵繩用來調節滑輪組(22)對三個動滑輪的拉力;三級驅動鍵繩分為三組,通過動滑輪的向下運動拉動穿過手指的鍵繩,分別控制三個手指的彎曲動作。;安裝于手指底座(14)的為機械手爪的手指主體,在手指底座與指腹(17)的背面安裝了反曲彈簧;指腹(17)和指尖(13)處先覆蓋了一層FSR402壓力傳感器之后,再覆蓋了一層VytaFlex聚氨酯材料,連接關節(15)同樣采用了聚氨酯材料倒模而成;
所述基于力敏控制的抓取過程,包括以下過程:
抓取過程通過指面的壓力反饋調節舵機的輸出力矩,舵機旋轉收緊絞盤 (5),使穿過定滑輪(7)-定滑輪(8)-定滑輪(23)-固定桿(24)的腱繩收緊,從而帶動中轉元件(22)向下運動,中轉元件(22)的向下運動,帶動了三個動滑輪(20)(21)(6)的同步向下運動,動滑輪(6)向下運動使穿過定滑輪 (9)(10)的腱繩收緊,從而收緊穿過手指的腱繩,進而實現手指的抓取動作,當指面反饋的壓力反饋到達設定值的時候,絞盤(5)不再收緊,手爪維持抓取物體狀態不變,最終實現三指以同等力矩抓取物體的目標;
釋放過程通過調節舵機的反向輸出力矩后,舵機反向旋轉放松絞盤(5),使穿過定滑輪(7)-定滑輪(8)-定滑輪(23)-固定桿(24)的腱繩放松,從而減小對于中轉元件(22)的向下拉力,此時,手指關節(15)及指腹(17)與手指基座(12)之間的彈簧開始回彈,開始拉緊穿過手指的鍵繩,從而同時帶動動滑輪(20)(21)(6)的向上運動,進而帶動中轉元件(22)向上動作,當手指松開物體后,指尖的壓力變化使得電機結束輸出,動滑輪(22)(21)(6)及中轉元件(22)維持平衡狀態不再動作;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京郵電大學,未經南京郵電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308897.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