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機器視覺的玻璃定位檢測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711308885.1 | 申請日: | 2017-12-1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976147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8-06 |
| 發明(設計)人: | 賈國華;趙燕弟;董霞;劉冬冬 | 申請(專利權)人: | 西安邁森威自動化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B11/00 | 分類號: | G01B11/00 |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大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 61215 | 代理人: | 賀建斌 |
| 地址: | 710021 陜西省西安市***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機器 視覺 玻璃 定位 檢測 裝置 | ||
一種基于機器視覺的玻璃定位檢測裝置,包括與計算機連接的雙目視覺傳感器,雙目視覺傳感器位于玻璃的上方,玻璃的四個角設有角標志點,玻璃的四個邊設有若干邊標志點,雙目視覺傳感器將采集到的圖像傳輸給計算機通過軟件進行處理分析;利用黑色消光劑和高亮反光膜設計了角標志點和邊標志點,采用基于紅外光源、標志點和窄帶濾光片相結合的視覺成像裝置,避免了玻璃反光現象對機器視覺識別的影響,并能消除外界環境光的干擾,獲得清晰穩定的標志點圖像,結合涂膠機,可以減輕人工勞動強度,提高工作效率和加工精度,從而使得玻璃幕墻涂膠工藝更具自動化智能化。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玻璃幕墻制造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基于機器視覺的玻璃定位檢測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高層建筑的興起,具有環保、美觀、采光充足的玻璃幕墻在各種建筑中得到了廣泛應用。在玻璃幕墻的加工中,最重要的環節就是將玻璃固定到鋁合金邊框上,然后沿玻璃邊緣進行涂膠,將玻璃與鋁合金邊框粘合到一起組成玻璃幕墻板塊。現有的自動涂膠機主要針對尺寸較小的規則工件,而且采用夾具夾持定位方法將其固定在指定的位置,如電子元器件點膠機和汽車擋風玻璃涂膠等。而玻璃幕墻最大尺寸可達4m*2m,重量高達幾百公斤,采用夾具很難在傳送帶上將其移動到指定的位置,現有的自動涂膠機涂膠難以滿足玻璃幕墻的涂膠要求。針對玻璃幕墻加工過程中的涂膠工藝環節,目前國內外大多加工企業只能采用人工手持膠槍完成涂膠。隨著建筑行業的發展,未來的寫字樓、住宅等建筑對玻璃幕墻的需求量將越來越大,而依靠人工完成玻璃幕墻涂膠的方式,其效率已遠遠達不到生產的需求。因此設計新的自動化涂膠設備提高生產效率,降低勞動強度,改善工作環境成為玻璃幕墻生產企業亟需解決的問題。
玻璃幕墻的重量和尺寸通常都比較大,而且有時其形狀大小也有不同要求,即使同一型號的玻璃幕墻由人工進行組裝并放置到軌道傳送帶,由于組裝誤差和放置偏差,每塊玻璃幕墻傳送到涂膠工位時,其位置也會各自不同,而且由于傳送帶的不平整還會造成玻璃幕墻相對涂膠機在高度方向存在±20mm的偏差。正是由于玻璃幕墻相對于涂膠機位置的不確定性,使得涂膠機無法按照事先指定的路徑實現自動涂膠。這就要求對每個玻璃幕墻的玻璃邊緣進行檢測定位,自動生成涂膠路徑,引導涂膠機沿玻璃邊緣進行涂膠。
基于機器視覺的檢測定位技術由于其具有獲得信息快速、信息量豐富、實時性較強及非接觸的優點,被廣泛應用與定位檢測。但是由于玻璃具有很強的反光特點,嚴重影響后期的圖像處理,為玻璃邊緣的視覺檢測帶來非常大的難度。目前還沒有發現將機器視覺測量技術和標志點相結合的檢測裝置和方法應用于玻璃定位與檢測的文獻發表。
發明內容
為了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缺點,本發明的在于提供一種基于機器視覺的玻璃定位檢測裝置,能夠對玻璃進行精確定位,實現涂膠自動化。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采取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基于機器視覺的玻璃定位檢測裝置,包括與計算機5連接的雙目視覺傳感器1,雙目視覺傳感器1位于玻璃4的上方,玻璃4的四個角設有角標志點2,玻璃4的四個邊設有若干邊標志點3,雙目視覺傳感器1將采集到的圖像傳輸給計算機5通過軟件進行處理分析。
所述的雙目視覺傳感器1包括一個外殼1-1,外殼1-1上安裝有相互傾斜的左相機1-2和右相機1-3,左相機1-2、右相機1-3中間外殼1-1上安裝有與測量平面平行的940nm紅外光源1-4,左相機1-2、右相機1-3的鏡頭前分別安裝有第一紅外窄帶濾光片1-5、第二紅外窄帶濾光片1-6,紅外光源1-4發射紅外光照射到角標志點2或邊標志點3上,經標志點反光進入左相機1-2、右相機1-3成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西安邁森威自動化科技有限公司,未經西安邁森威自動化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308885.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