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兩用無人駕駛車在審
| 申請號: | 201711303704.6 | 申請日: | 2017-12-1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895574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6-18 |
| 發明(設計)人: | 謝小燕 | 申請(專利權)人: | 謝小燕 |
| 主分類號: | B60F5/02 | 分類號: | B60F5/02;B64C27/08 |
| 代理公司: | 汕頭市南粵專利商標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44301 | 代理人: | 林逸平 |
| 地址: | 515000 廣東省汕頭***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無人駕駛車 車身 電動飛行器 電動汽車 出行 汽車 交通運輸工具 人工智能技術 輸入目的地 控制面板 接力式 底盤 飛行器 機身 機翼 電量 水路 路程 移動 運輸 自由 制定 | ||
本發明涉及人工智能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兩用無人駕駛車。本發明的一種兩用無人駕駛車,主要包括電動汽車和電動飛行器,所述的電動汽車設有底盤和車身,所述的電動飛行器設有機身和機翼。使用時,人只需坐在車身內對控制面板進行控制輸入目的地,汽車便會根據人所輸入的目的地進行科學的路程計算,制定出行方案,若遇到汽車電量將不足以支持走完目的地或者需要通過水路到達目的地時,汽車則會發出信號,城市內無人使用的飛行器便會靠近該車輛并通過與之連接將車身帶走,實現接力式移動。本發明的有益效果為:提供一種便捷快速的交通運輸工具,提高人們的出行效率,改變了以往箱式運輸,給人們出行提供更多的自由。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人工智能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兩用無人駕駛車。
背景技術
無人設備作為現代一個科技發展的方向,將人們引導進入一個新的科技時代,為人們的生活提供更加快捷科學的生存模式,無人機和無人車均是這一方面的代表之作,但現今的無人設備均是實現單一功能的較多,在交通運輸領域,無人運輸工具尚在實驗開發階段,未得到較寬領域的應用。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基于解決上述所提到的環境背景,設計一種兩用無人駕駛車,能夠讓人們出行更加地自由便捷,滿足個人的出行需求,提高城市交通運輸效率。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取的技術方案為:一種兩用無人駕駛車,主要包括電動汽車和電動飛行器,所述的電動汽車設有底盤和車身,所述的電動飛行器設有機身和機翼。
進一步的,所述的底盤設有太陽能轉化模塊、輪胎、電力儲備模塊、電能輸送管、遠光燈、車后警示燈和信息交互驅動模塊。其中,信息交互驅動模塊具備障礙感應、電力存量探測、信號發送和接收、模塊元件驅動的功能。
進一步的,所述的車身設有帶磁車蓋、車座、車載信息交互驅動模塊、信息控制面板、電能連接管、電力儲備室、近光燈、擋風玻璃和車身外殼。其中,信息控制面板與車載信息交互驅動模塊相連,車載信息交互驅動模塊能夠實現的功能與信息交互驅動模塊類似。
進一步的,所述的機身設有太陽能機載模塊、機底電磁鐵、機載信息交互驅動模塊和電能機載儲備模塊。其中,機載信息交互驅動模塊和上述的車載信息交互驅動模塊、信息交互驅動模塊的功能類似且三者之間可以實現雙向的信息交流。
進一步的,所述的機翼設有水平螺旋槳、導向螺旋槳和螺旋槳驅動裝置。
進一步的,所述的水平螺旋槳和導向螺旋槳均為單層或以上的螺旋葉片,用于提高飛行器的飛行能力。
進一步的,所述的信息交互驅動模塊、車載信息交互驅動模塊和機載信息交互驅動模塊均與同屬區域各部分元件模塊相連。
進一步的,所述的導向螺旋槳設有導向板,可帶動導向螺旋槳進行180度以內的旋轉角度,從而更靈活地對飛行器進行方向控制。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通過飛行器和汽車模式的靈活切換,方便人們的出行,拓寬人們出行選擇方式,縮短出行過程中搭乘交通工具的時間。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電動汽車正視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的電動汽車的車身俯視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的電動飛行器的正視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的電動飛行器的俯視示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謝小燕,未經謝小燕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303704.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掛車掛接系統的防搖擺桿鏈的監測
- 下一篇:地效磁懸浮飛行汽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