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電子膨脹閥的控制方法、輻射空調、及存儲介質有效
| 申請號: | 201711303600.5 | 申請日: | 2017-12-0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088041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6-22 |
| 發明(設計)人: | 黃劍云;杜順開;陳學彬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東美的制冷設備有限公司;美的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4F11/64 | 分類號: | F24F11/64;F24F11/84;F24F110/10;F24F110/12;F24F140/20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世紀恒程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 44287 | 代理人: | 胡海國 |
| 地址: | 528311 廣***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電子 膨脹 控制 方法 輻射 空調 存儲 介質 | ||
本發明公開一種電子膨脹閥的控制方法、輻射空調及存儲介質,通過在接收到開機指令時,獲取所述開機指令中的運行模式信息,并在所述運行模式為制冷或除濕時,將電子膨脹閥的開度調為預設初始開度,最后在所述輻射空調以所述預設初始開度運行第一預設時長后,計算蒸發器的過熱度,并根據所述過熱度對所述電子膨脹閥的開度進行調節,避免了蒸發器中制冷劑蒸發不完全而引起的壓縮機液擊及壓縮機損壞,也避免了蒸發器過熱度過高造成壓縮機頻繁停機,提高了輻射空調過熱度的控制精準性,保證了壓縮機的運行平穩性和壽命。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輻射空調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電子膨脹閥的控制方法、輻射空調、及存儲介質。
背景技術
傳統家用空調室內機通常采用管翅式換熱器,通過風機設計強制送風,加強對流換熱,以獲得較高的換熱效率,但是這種空調運行時噪聲較大、送風不均勻,而且制冷時送風溫度較低、制熱時送風干燥,人體舒適感較低。
目前,市面上出現了一種輻射空調系統,采用輻射換熱+對流換熱的方式,通過預埋管道或毛細管網與圍護結構換熱,再由圍護結構直接向室內房間輻射冷量或熱量,或者采用吊頂式金屬輻射板直接向房間輻射冷量或熱量,由于輻射的冷量或熱量直接作用于人體,使人感覺舒適、且無噪聲。但是,這種空調系統的末端換熱器需要在家居裝修前預先埋置管道或毛細管網,限制了適用范圍,而且系統復雜、安裝困難、用料多、成本高。
此外,市面上出現的另一種靠墻明裝的輻射換熱空調,蒸發器通過輻射自然對流換熱,該種方式制冷劑充注量較大,加之沒有風力進行強制對流換熱,換熱效率較低,在使用傳統的家用空調排氣溫度控制輻射空調的電子膨脹閥的開度時,容易造成蒸發器中制冷劑蒸發不完全,引起液擊、損壞壓縮機。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電子膨脹閥的控制方法,旨在提高輻射空調過熱度的控制精準性,保證壓縮機的運行平穩性和壽命。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出的電子膨脹閥的控制方法,應用于輻射空調,所述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當接收到開機指令時,獲取所述開機指令中的運行模式信息;
當所述運行模式為制冷或除濕時,將所述電子膨脹閥的開度調為預設初始開度;
在所述輻射空調以所述預設初始開度運行第一預設時長后,計算蒸發器的過熱度,并根據所述過熱度對所述電子膨脹閥的開度進行調節。
進一步地,所述當所述運行模式為制冷或除濕時,將所述電子膨脹閥的開度調為預設初始開度的步驟,具體包括:
當所述運行模式為制冷或除濕模式時,獲取所述開機指令中的溫度設定信息和室內外當前溫度;
根據所述室內外當前溫度和所述溫度設定信息計算壓縮機的目標頻率;
根據室外當前溫度和壓縮機的目標頻率計算電子膨脹閥的預設初始開度;
比較所述電子膨脹閥的當前開度與所述預設初始開度的大小,并根據比較結果將所述電子膨脹閥的當前開度調為預設初始開度。
進一步地,所述根據比較結果將所述電子膨脹閥的當前開度調為預設初始開度的步驟,具體包括:
當所述當前開度大于所述預設初始開度時,將所述電子膨脹閥的當前開度調小至所述預設初始開度;
當所述當前開度小于所述預設初始開度時,將所述電子膨脹閥的當前開度調大至所述預設初始開度;
當所述當前開度等于所述預設初始開度時,控制所述電子膨脹閥保持所述當前開度。
進一步地,所述在所述輻射空調以所述預設初始開度運行第一預設時長后,計算蒸發器的過熱度,并根據所述過熱度對所述電子膨脹閥的開度進行調節的步驟,具體包括: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東美的制冷設備有限公司;美的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廣東美的制冷設備有限公司;美的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303600.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