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3D打印的產品脫層檢測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1302414.X | 申請日: | 2017-12-1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044944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7-03 |
| 發明(設計)人: | 徐素香 | 申請(專利權)人: | 徐素香 |
| 主分類號: | B29C64/393 | 分類號: | B29C64/393;B33Y50/0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50299 福建省福州***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打印 品脫 檢測 方法 | ||
一種3D打印的產品脫層檢測方法,包括如下步驟,接收3D打印機的單層打印完成指令;記錄對應層的激光發射器至傳感器的激光被感光狀態;所述激光發射器與傳感器在3D打印機工作臺的水平方向相對設置;所述激光發射器與傳感器在高度方向上的層間距與3D打印的打印層厚度相適配;在監控到已記錄的傳感器感光狀態變化時,控制3D打印機停止打印。解決現有技術無法檢測打印過程中脫層問題。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3D打印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可以自動檢測3D打印機的打印產品是否出現脫層的方法。
背景技術
當下熱門的3D打印技術,是一種以數字模型文件為基礎,運用粉末狀金屬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過逐層打印的方式來構造物體的技術。3D打印機則出現在上世紀90年代中期,即一種利用光固化和紙層疊等技術的快速成型裝置。它與普通打印機工作原理基本相同,打印機內裝有液體或粉末等“打 印材料”,與電腦連接后,通過電腦控制把“打印材料”一層層疊加起來,最終把計算機上的藍圖變成實物。如今這一技術在多個領域得到應用,人們用它來制造服裝、建筑模型、汽車、巧克力甜品等。
由于可選打印材料的性能限制,在3D打印的逐層打印過程中,如果材料粘結性太好可能導致無法從工作平臺上取下,而材料的粘結性太差則有可能會導致在打印過程中產生的不同打印層之間的黏連脫開的問題,一旦脫開則整個模型變為廢品,極大影響了工作進度并浪費了材料。
發明內容
為此,需要提供一種3D打印的產品脫層檢測方法,解決現有技術無法檢測打印過程中脫層問題。
一種3D打印的產品脫層檢測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接收3D打印機的單層打印完成指令;
記錄對應層的激光發射器至傳感器的激光被感光狀態;所述激光發射器與傳感器在3D打印機工作臺的水平方向相對設置;所述激光發射器與傳感器在高度方向上的層間距與3D打印的打印層厚度相適配;
在監控到已記錄的傳感器感光狀態變化時,控制3D打印機停止打印。
進一步地,還包括步驟,開啟激光發射器與傳感器。
進一步地,所述開啟激光發射器與傳感器具體為,開啟與當前待打印層相對應的單排激光發射器、單排傳感器。
具體地,還包括步驟,在監控到已記錄的激光發射器與傳感器感光狀態變化時,發出報警信號。
可選地,所述報警信號為聲、光或電信號,通過藍牙、WiFi、3G、4G或 5G通訊向外發出。
區別于現有技術,上述技術方案通過設計激光傳感器探測工件的邊緣脫層并在3D打印機的控制單元中增加相應的控制邏輯有效防止了在3D打印流程中可能出現的檢測工件脫層不及時,從而導致材料浪費、能源浪費的問題。
附圖說明
圖1為具體實施方式所述的脫層檢測方法流程圖;
圖2為具體實施方式所述的脫層檢測裝置構造圖。
附圖標記說明:
1、工作平臺;
2、第一激光發射板;
21、激光發射器;
3、第一傳感板;
4、第二激光發射板;
5、打印頭。
具體實施方式
為詳細說明技術方案的技術內容、構造特征、所實現目的及效果,以下結合具體實施例并配合附圖詳予說明。
請參閱圖1,介紹了一種3D打印的產品脫層檢測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S100開啟激光發射器與傳感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徐素香,未經徐素香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302414.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