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用于墻體的建筑施工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711302362.6 | 申請日: | 2017-12-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005256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5-08 |
| 發明(設計)人: | 常成友 | 申請(專利權)人: | 常成友 |
| 主分類號: | E04B2/02 | 分類號: | E04B2/02;E04F13/02;B02C21/00;C04B28/00;C02F11/00 |
| 代理公司: | 紹興普華聯合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3274 | 代理人: | 范琪美 |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市江***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墻體 建筑 施工 方法 | ||
1.一種用于墻體的建筑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砌墻:在施工現場對應室內墻處搭設鋼筋,并在鋼筋外堆砌磚墻;
墻胚成型:向磚墻和鋼筋內灌注混凝土,待混凝土凝固后形成墻胚;
抹灰:用砂漿在墻體上進行抹灰操作,所述砂漿的制備方法如下:采用建筑廢料經過破碎裝置破碎后制得碎石,再通過制砂機對碎石進行制砂得到砂子;將砂子、水泥、水混合攪拌制得砂漿;
坯墻:待步驟(3)中的砂漿干燥后,通過膩子對砂漿層進行填平,實現墻面的找平;
涂墻:待膩子干燥后,在墻面上涂覆乳膠漆以在墻面上形成涂層。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墻體的建筑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砂漿的原料還包括污泥,所述污泥、砂子、水泥、水的重量比為0.3-0.8:2-4:1.5-2.5:2-3。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墻體的建筑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砂子、水泥、水的重量比為0.5:3:1.8:2.6。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墻體的建筑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為沉淀池內的沉淀物,污泥在與其他物料混合之前,需要進行除臭操作。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墻體的建筑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除臭操作如下:沉淀物由沉淀池池底取出后,被置于攪拌機內;之后向攪拌機內投入活性炭件,啟動攪拌機對沉淀物和活性炭件進行混合,使得活性炭件對污泥的臭味進行吸附。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墻體的建筑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炭件包括外層的纖維布和設于纖維布內的活性炭,活性炭的大小設置為大于纖維布上的網孔。
7.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墻體的建筑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向經過除臭后的沉淀物內以1:1.5的比例加入石灰石,對污泥進行脫水處理。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墻體的建筑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破碎裝置包括初級加工室(1)和與該初級加工室相連通的次級加工室(2);所述初級加工室(1)包括殼體(11)和設于殼體內的內加工室(12);所述內加工室(12)與所述殼體(11)之間形成回收通道(13);所述初級加工室(1)與所述次級加工室(2)連通處設有用于對物料進行篩漏的過濾件(3);所述初級加工室(1)內還設有用于將堆積于所述過濾件(3)上的物料移動至所述內加工室的回收裝置(4)。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墻體的建筑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內加工室(12)通過兩連接部(6)與所述殼體(11)相連,該連接部側壁、內加工室外壁、殼體內壁圍設成所述的回收通道(13)。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常成友,未經常成友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302362.6/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