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空調風道結構、車輛及控制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1299070.1 | 申請日: | 2017-12-0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284726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7-14 |
| 發明(設計)人: | 區華文;王偉;李兆宇 | 申請(專利權)人: | 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0H1/00 | 分類號: | B60H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煦潤律師事務所 11522 | 代理人: | 梁永芳 |
| 地址: | 519070 廣東省***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空調 風道 結構 車輛 控制 方法 | ||
1.一種空調風道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能從外部進風的新風風道腔(2)和能將風送入室內的送風風道腔,所述新風風道腔(2)和所述送風風道腔內部相連通;還包括抽風風道腔(11),所述抽風風道腔(11)能與所述新風風道腔(2)連通,以將所述新風風道腔(2)的空氣從所述抽風風道腔(11)抽出;和/或,所述抽風風道腔(11)能與所述送風風道腔連通,以將所述送風風道腔中的空氣從所述抽風風道腔(11)抽出;還包括感溫裝置(12),所述感溫裝置(12)設于所述新風風道腔(2)和/或所述送風風道腔中,所述感溫裝置(12)對所述新風風道腔(2),和/或,送風風道腔內的空氣溫度進行檢測,為實測值T測;換熱器(1),處于所述新風風道腔(2)內,當所述實測值T測高于系統預設高溫環境風道臨界值T高溫或者低于系統預設低溫環境風道臨界值T低溫時,所述送風風道腔中的空氣與外部經由所述換熱器(1)的空氣一起從所述抽風風道腔(2)抽出;當所述T測介于系統預設高溫環境風道臨界值T高溫與低溫環境風道臨界值T低溫之間時,外部空氣經由所述換熱器(1)進入送風風道腔,所述新風風道腔(2)的進氣口與所述抽風風道腔(11)的排氣口不是同一口。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空調風道結構,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抽風鼓風機(10),所述抽風鼓風機(10)設于所述抽風風道腔(11)中和/或所述新風風道腔(2)中設有吹風鼓風機(13)。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空調風道結構,其特征在于,還包括送風風道風門、抽風風道風門(8),所述送風風道風門設于所述送風風道腔的進風口,所述抽風風道風門(8)設于所述抽風風道腔(11)的進風口,所述送風風道風門、抽風風道風門(8)在關閉狀態能夠分別將所述送風風道腔、抽風風道腔(11)的進風口封閉。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空調風道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風風道腔為多個,所述送風風道風門為多個,每個所述送風風道腔設置一個送風風道風門。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空調風道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風風道腔包括能夠將風送至上方的第一送風風道腔(4),所述送風風道風門包括第一風道風門(6),所述第一風道風門(6)設于所述第一送風風道腔(4)的進風口;或,包括能夠將風用于除霜的第二送風風道腔(3),所述送風風道風門包括第二風道風門(5),所述第二風道風門(5)設于所述第二送風風道腔(3)的進風口;或,包括能夠將風送至下方的第三送風風道腔(9),所述送風風道風門包括第三風道風門(7),所述第三風道風門(7)設于所述第三送風風道腔(9)的進風口。
6.根據權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項所述的空調風道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抽風風道腔(11)布置在所述新風風道腔與所述送風風道腔相接的位置。
7.一種車輛,包括空調風道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調風道結構為權利要求1至6中任意一項所述的空調風道結構。
8.一種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風門控制裝置及權利要求1所述的空調風道結構,當包括抽風鼓風機(10)、吹風鼓風機(13)、抽風風道風門(8)時,所述感溫裝置(12)對所述新風風道腔(2),和/或,送風風道腔內的空氣溫度進行檢測,為實測值T測,所述實測值T測反饋至所述風門控制裝置進行判斷,所述風門控制裝置控制所述抽風風道風門(8)啟閉狀態,當所述抽風風道風門(8)開啟時,所述抽風鼓風機(10)同步運轉,當所述抽風風道風門(8)閉合時,所述抽風鼓風機(10)不運轉。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經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299070.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新能源汽車分布式驅動智能化熱管理系統
- 下一篇:自適應氣候控制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