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光學組件、攝像模組和具有攝像模組的智能設備有效
| 申請號: | 201711299061.2 | 申請日: | 2017-12-0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901347B | 公開(公告)日: | 2020-12-11 |
| 發明(設計)人: | 陳振宇;涂洪德;方銀麗;邱輝 | 申請(專利權)人: | 寧波舜宇光電信息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3B17/12 | 分類號: | G03B17/12;G03B13/36;H04N5/225;H04N5/232 |
| 代理公司: | 北京英賽嘉華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204 | 代理人: | 王達佐;王艷春 |
| 地址: | 315400 浙江***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光學 組件 攝像 模組 具有 智能 設備 | ||
本申請公開了一種光學組件、具有該光學組件的攝像模組和具有該攝像模組的智能設備。根據一個實施方式的光學組件包括:鏡頭模塊,具有外框架;固定裝置,設置在鏡頭模塊的一組對角區域;以及SMA線,圍繞鏡頭模塊的外框架設置為形成兩兩相對的四個側面,其中,在每個側面上,SMA線均包括第一SMA線和第二SMA線,第一SMA線和第二SMA線被設置為彼此交叉但不接觸。
技術領域
本申請涉及光學組件、具有光學組件的攝像模組和具有攝像模組的智能設備。
背景技術
現有的智能設備上的攝像模組基本上都是通過馬達機構帶動鏡頭縱向運動來實現自動對焦,但是馬達載體帶動鏡頭進行縱向運動需要一定的運動行程,因此在智能設備中需要為鏡頭的縱向運動留出預留空間。以智能手機為例,隨著智能手機越做越薄,手機中能夠留給攝像模組的可利用空間越來越小,而馬達載體需要磁石驅動線圈產生一定的推力才能夠帶動鏡頭實現縱向運動,其中,磁石在馬達內部占據較大的體積,而且為了推力能夠達到一定值,磁石的體積很難再減小,因此,需要在不減小磁石體積的前提下,改善馬達結構,減小馬達的體積,進而減小手機攝像模組的體積。
形狀記憶合金,Shape Memory Alloys,簡稱SMA。SMA線能夠升溫后能夠消除在較低溫度下發生的形變,恢復其變形前的原始形狀,因而可通過SMA線代替馬達驅動鏡頭進行運動。SMA線相對于傳統的馬達而言具有更小的體積,能夠有效降低模組的整體尺寸,利于模組的小型化發展。
發明內容
本申請旨在提出一種攝像模組和具有該攝像模組的智能設備,期望具有較小的體積并能夠在SMA線的驅動下實現自動對焦和光學防抖。
根據本申請的一個方面,提供了一種1.一種光學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鏡頭模塊,具有外框架;固定裝置,設置在鏡頭模塊的一組對角區域;以及SMA線,圍繞鏡頭模塊的外框架設置為形成兩兩相對的四個側面,其中,在每個側面上,SMA線均包括第一SMA線和第二SMA線,第一SMA線和第二SMA線被設置為彼此交叉但不接觸。
在一個實施方式中,光學組件還包括:底座,底座設置在鏡頭模塊的下方,用于支撐鏡頭模塊,并固定固定裝置。
在一個實施方式中,在每個側面上,第一SMA線和第二SMA線均具有固定端和活動端,固定端在固定裝置上,活動端支承鏡頭模塊的另一組對角區域,在SMA線發生形變時,活動端帶動鏡頭模塊相對于固定裝置移動。
在一個實施方式中,第一SMA線和第二SMA線中的至少一個是折疊的,從而具有兩個固定端和一個活動端,第一SMA線和第二SMA線中的至少一個的兩個固定端相對于底座設置在固定且相鄰的位置。
在一個實施方式中,第一SMA線和第二SMA線中的至少一個的活動端被支承在攝像模組的外框架上。
在一個實施方式中,第一SMA線和第二SMA線中的至少一個被折疊為兩個SMA線段,兩個SMA線段彼此平行并具有相同的長度。
在一個實施方式中,外框架的相鄰側面上的SMA線是對稱設置的。
在一個實施方式中,在外框架的每個側面上,第一SMA線和第二SMA線被設置為彼此對稱并具有相同的長度。
在一個實施方式中,在外框架的每個側面上,第一SMA線和第二SMA線的活動端與每個側面相距不同的距離。
在一個實施方式中,在外框架的每個側面上,第一SMA線和第二SMA線的固定端與每個側面相距不同的距離。
在一個實施方式中,鏡頭模塊在外框架的每個側面上均具有第一支承部和第二支承部,第一支承部和第二支承部分別支承第一SMA線和第二SMA線。
在一個實施方式中,第一支承部和第二支承部中的至少第一支承部是繞線部,第一SMA線纏繞在繞線部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寧波舜宇光電信息有限公司,未經寧波舜宇光電信息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299061.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