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噴嘴及其花灑在審
| 申請號: | 201711298998.8 | 申請日: | 2017-12-0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876229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4-06 | 
| 發明(設計)人: | 楊常青;姚軍;曹志祥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州市澳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5B1/18 | 分類號: | B05B1/18;F03B13/00 |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粵順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44264 | 代理人: | 唐強熙 | 
| 地址: | 511400 廣東省廣州市番禺區***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噴嘴 及其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沐浴用具,具體是一種噴嘴及其花灑。
背景技術
目前市場上常見的花灑只提供給用戶沖洗沐浴的功能,并沒有讓花灑發揮最大的功能,讓用戶得到更好的沐浴體驗及健康的沐浴環境。經科學探究認證遠紅外線被稱為生命譜線,遠紅外線能穿透人體的深層皮膚,活化細胞組織,有利于人體毛囊內的污垢排出,疏通毛細血管等好處,可對各種皮膚病、肌肉瘤及女性乳腺增生等疾病有一定預防作用,現結合遠紅外線的功能整合到花灑上,讓用戶在使用花灑沐浴時,讓遠紅外線穿透用戶深層皮膚,讓用戶在沐浴時也能進行保健。
中國專利文獻號CN202942983U于2013年5月22日公開一種多功能健康美容花灑器,該花灑器至少由一蓮蓬頭及一握把所組成;其中,該握把為一中空體,且其內部具有至少二濾孔部,以使該握把形成至少三個容置空間,且該三個容置空間分別設有復數食品級亞硫酸鈣粒、復數電氣石粒以及復數遠紅外線/負離子陶瓷粒,而構成多段式過濾層。該結構的濾層及濾材占據整個花灑的內部,并且經過長時間使用,存在過濾堵塞現象。因此,有待進一步改進。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種結構健康合理,制作可靠容易,操作簡單靈活,有效提高花灑沐浴的功效,貼近人體的健康發展的一種噴嘴及其花灑,以克服現有技術中的不足之處。
按此目的設計的一種噴嘴,包括噴嘴進水口,所述的噴嘴進水口設置在噴嘴的一端,且連接兩條不同方向的水流道C和水流道D,水流道C和水流道D設置在噴嘴中間。
所述的水流道C設置在水流道D的上方;水流道C和水流道D為圓弧狀或互為不平行的折彎形。
一種花灑,包括花灑及其花灑組件,所述的花灑組件中設置噴嘴,所述的花灑組件中設置遠紅外線構件,所述的遠紅外線構件設置有能量轉換器,利用水流動能轉換成電能,電能再轉換成光能,光能穿透至花灑外形成光線,從而照射到人體上;所述的噴嘴包括噴嘴進水口,所述的噴嘴進水口設置在噴嘴的一端,且連接兩條不同方向的水流道C和水流道D,水流道C和水流道D設置在噴嘴中間。
所述的遠紅外線構件包括遠紅外發生器和水流發電機,所述的水流發電機設置在紅外發生器的一側。
所述的花灑組件還包括花灑蓋、噴嘴固定盤、花灑外殼、出水口、軟管和進水口;所述的花灑蓋和花灑外殼相互連接,所述的噴嘴固定于噴嘴固定盤,所述的噴嘴固定盤設置在花灑蓋的內側上,所述的出水口和進水口通過軟管相互連接。
所述的花灑蓋和花灑外殼材料為塑料,所述的花灑蓋為矩形或圓形;所述的花灑外殼為圓弧形或L型。
所述的水流發電機一端連接進水口,所述的紅外發生器設置在噴嘴固定盤上。
所述的水流道C設置在水流道D的上方;水流道C和水流道D為圓弧狀或互為不平行的折彎形。
本發明通過在花灑內設置遠紅外線構件,水流在遠紅外線構件作用下進行能量的轉換,最終讓花灑產生遠紅外線功效,用戶能在沐浴時讓遠紅外線穿透深層的皮膚,讓用戶沐浴在一種健康舒適的環境中,增強用戶的沐浴體驗,提升花灑的性能,讓花灑符合人體的長遠健康發展需求,提高花灑的市場競爭能力;具有安裝容易,成本較低,結構緊湊的特點,有效利用花灑的內部空間結構,讓花灑進一步改進。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一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主視位)。
圖2為圖1中A處的放大圖。
圖3為本發明一實施例噴嘴的主視圖。
圖4為圖3中B-B的截面示意圖。
圖5為圖3中B-B另一種截面結構示意圖。
圖中,1為花灑蓋,2為噴嘴,2.1為噴嘴進水口,2.2為水流道C,2.3為水流道D,3為噴嘴固定盤,4為遠紅外發生器,5為花灑外殼,6為水流發電機,7為出水口,8為軟管,9為進水口。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描述。
參見圖1-圖5,一種噴嘴,包括設置在噴嘴2一端的噴嘴進水口2.1,噴嘴進水口2.1連接兩條不同方向的水流道C 2.2和水流道D 2.3,水流道C 2.2和水流道D 2.3設置在噴嘴2中間;水流通過水流道C 2.2和水流道D 2.3形成兩條水流,改變水流的途徑。
進一步的說,水流道C 2.2設置于水流道D 2.3的上方;水流道C 2.2和水流道D 2.3為圓弧狀或互為不平行的折彎形,水流在水流道C 2.2和水流道D 2.3的出口交匯碰撞,從而使水流分散,有效控制水流的速度。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州市澳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廣州市澳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298998.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防震建筑物
- 下一篇:一種擺動水出水芯及出水裝置





